为什么你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会孤岛纵横、无从下手?

发布时间:2023-10-8 15:38    发布者:中服云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解决方案
制定数字化战略→选择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评估现有基础设施→完成设备数字化转换→建立工业互联平台→持续优化与创新

No.1
拥抱数字化浪潮

近年来,企业的“数字化”的共识度越来越高,可以看到数字化趋势已不可阻挡!不同行业的权威机构、社会组织、头部企业甚至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都将数字化提升到战略发展的高度。数字技术的发展,将驱动社会生产力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未来必将占据核心的主导地位。
当前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世界各地的企业和组织都在积极拥抱这个机遇。据统计,全球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各自的数字化发展战略。据预测,至2026年全球的数字化转型支出将达到3.4万亿美元,这无疑是整个数字化产业链的一片新蓝海。无论是已经初步实现数字化的企业,还是正在进行数字化建设的企业,或者是支撑数字化转型的企业,都将面临巨大的市场空间和经济效益!

No.2
理解数字化趋势

工业制造毋庸置疑将是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同时必将催生出一片工业互联的新蓝海。在探讨怎么做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两个概念。

01 /CSERVER
什么是数字化转型?

众所周知,数字化转型是指企业利用数字技术和创新方法,通过对现有业务流程、组织文化和客户体验进行重新构思和改造,帮助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环境和市场需求的一个持续性的过程。
这一过程涉及将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打破,继而转变为基于数字技术的一种更高效、更灵活和更具竞争力的标准化生产模式。
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应用技术,而是将技术融入到企业的战略和文化中,以推动创新、增强竞争力和适应市场变化的一个综合性的过程。

02 /CSERVER
什么是工业互联

工业互联的核心理念是将传统的工业系统和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使其能够实时交换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并通过远程监控和控制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工业互联不是简单的技术集合,它可以整合多个层面和不同技术维度的应用。首先利用物联网技术完成不同型号的设备连接与通信;通过物理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利用云端进行数据分析优化;提取有价值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后,完成生产流程的智能性决策;操作人员可以借助工业互联实现对设备和工业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工业互联的应用范围涵盖制造业、能源、交通、物流等各个领域。它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产品质量的改进、资源的节约和可持续发展。

No.3
选择数字化方案

工业互联是工业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经之路。它是传统产业线向着线上发展转变的标志,也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座里程碑,但是不同规模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策略不同。


从战略(业务)驱动层面来看,更多的是需要从人本身来找答案,主要考验决策者对工业互联和数字化的理解,同时也是决定一个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空间上限。但每个企业的情况不同,不同层次的决策者对数字化的理解也不同,大而全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大展拳脚。小而美的制造企业只能做符合自身条件的数字化,例如直接购买安全、可用、好用的数字化(SaaS)产品,既能节省成本,也能提高企业的数字化水平。
不论大而全还是小而美,数据是数字化的核心,如何利用数据构建数字化平台(工业互联)也能体现出企业的数字化水平高低。工业制造的各个环节会产出不同的数据反馈,如运行状态、温度、湿度、压力等,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参数和各项指标。科学合理的进行数据治理,将不同来源,不同维度的生产数据通过整合和清洗。通过智能化的工业互联平台,使数据更易于获取、理解和利用。这种以数据为核心的转型策略可以帮助工业制造企业更好地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
在工业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中,数字化的技术是重要的手段,但有时在面对复杂的生产设备资源配置时,也会显得束手无策,所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现需要建立在设备数字化的基础之上。换句话说,如果生产设备不智能,工序之间的接口不灵活,那么数据的分析、反馈就没有任何意义。在工业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中,脱离了对生产设备的改进,我们所能做的事情往往会受到限制。

No.4
实现数字化转型

综上所述,企业要想构建工业互联平台,实现数字化转型,首先需要综合制定数字化的发展战略,评估现有的生产设备并完成设备的数字化转换,整合来自不同设备和系统的数据,建立中心化的共享中台,利用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灵活化,从而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和业务增长。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企业应持续优化工业互联系统,通过设备和市场的数据反馈评估数字化转型的效果,不断创新和改进业务流程和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技术环境。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42580-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