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国际制造业数智化博览会
发布时间:2024-9-8 10:54
发布者:Utmxc
日期:2024-11-20
地点:南京国际博览中心
网址:
地点:南京国际博览中心
网址:
![]() 随着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的深刻变化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制造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为了进一步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由UTM主办的“中国国际制造业数智化博览会”将于2024年11月20日至22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博览会将集中展示最新的数智化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旨在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和接触前沿科技的平台。 为确保您能充分利用此次博览会的机会,我们建议您提前规划参会日程,并预约可能感兴趣的一对一商务对接和技术展示。请通过以下联系方式确认您的参会意向并获取更多详细信息: 联系人姓名:陈嘉 联系电话:13305191368(微信同号) 电子邮件:utmkefu@126.com 主要活动内容: 1. 主题演讲:邀请国内外制造业领军人物、知名学者及行业专家,就制造业数智化的最新发展趋势、政策环境、技术创新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2. 技术展览:展示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制造设备、工业互联网平台、大数据分析工具、AI应用解决方案等领域的最新技术和产品。 3. 圆桌论坛:围绕智能制造、工业4.0、数字化工厂等热点话题,组织行业领袖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 4. 创新案例分享: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将分享他们在数智化转型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和成功案例。 参展理由: 1.获取行业最新动态:了解全球制造业数智化的最新趋势和政策导向。 2.探索先进技术:近距离观察和体验最前沿的智能制造技术和解决方案。 3.拓展商业网络:与行业内的企业决策者、技术专家和潜在合作伙伴建立联系。 4.提升品牌影响力:在行业内展示您的品牌和产品,提升企业在同行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参展对象: 制造业企业高层管理者 IT和数字化转型负责人 研发、生产和运营管理人员 行业分析师、咨询顾问 政府及相关机构代表 展品范围: 一、智能制造与工业自动化 1.工业机器人:焊接机器人、搬运机器人、喷涂机器人、装配机器人、码垛机器人、打磨机器人等。 2.自动化生产线:全自动装配线、自动化检测线、智能化生产流水线、柔性生产系统等。 3.数控机床与加工中心: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高精度加工中心、复合加工机床等。 5.运动控制系统:伺服驱动器、步进电机控制器、运动控制卡、数控系统等。 6.智能制造单元:自动化车间单元、模块化制造单元、柔性制造单元等。 7.自动化仓储设备: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化输送系统、智能AGV、堆垛机等。 8.智能传动系统:智能减速机、智能轴承、智能电动机、智能电动缸等。 9.自动化检测设备:全自动检测仪、在线检测系统、自动化测量设备等。 10.3D打印与快速制造:熔融沉积成型(FDM)3D打印机、光固化(SLA)3D打印机、 选择性激光烧结(SLS)3D打印机、金属3D打印机、陶瓷3D打印机、生物3D打印机、大尺寸3D打印机、高精度3D打印机、多材料3D打印机、3D打印材料(如PLA、ABS和PETG塑料、金属粉末、光敏树脂等)。 二、工业物联网与智能硬件产品 1.工业物联网平台:包括边缘计算设备、云平台、物联网网关等,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 3.无线传感器网络:Zigbee、LoRa、NB-IoT 等协议的无线传感器模块。 4.智能摄像头:人脸识别、物体识别、行为分析等。 5.智能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 6.传感器集成系统:多传感器集成模块、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传感器数据融合系统。 7.工业通信协议:PROFINET、EtherCAT、Modbus、OPC UA等工业网络通信协议产品。 8.工业交换机:以太网交换机、光纤交换机等。 9.工业路由器:4G/5G工业路由器、VPN路由器等。 10.智能测控系统:工业测量仪表、实时监控仪器、智能化测控平台。 11.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实时数据采集卡、智能数据采集仪、数据记录器、数据管理软件。 12.能耗监测设备:智能电表、能耗分析仪、能耗管理系统。 三、人工智能、大数据及算法 1.人工智能平台与框架:TensorFlow、PyTorch、Caffe 等 AI 框架的工业应用版本。 2.机器学习算法库:针对制造业优化的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强化学习算法。 3.智能控制系统:基于AI的闭环控制系统、智能PID控制器、自适应控制系统。 4.预测性维护系统:基于AI的设备故障预测算法、预测性维护平台、故障诊断系统。 5.智能检测系统:基于AI的视觉检测设备、缺陷检测系统、品质检测系统。 6.智能机器人系统: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的AI驱动机器人、协作机器人、智能AGV。 7.自然语言处理系统:工业文本分析工具、智能客服系统、语音识别与控制系统。 8.智能生产调度系统:基于AI的生产计划优化系统、资源调度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 9.深度学习硬件:AI加速器、GPU集群、TPU模块、神经网络处理器。 10.工业云平台:专为制造业设计的云计算平台,高性能计算集群、云服务器、云存储等。 11.大数据分析平台:Hadoop、Spark等大数据框架的工业应用,数据仓库、数据湖解决方案。 12.数据管理系统:大数据管理平台、数据治理工具、数据清洗与转换工具。 13.实时数据处理系统:流数据处理系统、实时分析引擎、事件驱动架构。 14.工业数据可视化工具:BI工具、实时监控面板、3D数据可视化平台。 15.数据挖掘工具:针对制造业的关联分析、分类与回归模型、聚类分析算法库。 16.预测分析系统:时间序列预测、需求预测、生产排程优化、库存优化系统。 17.边缘计算设备:边缘服务器、边缘网关、边缘AI处理器、边缘存储设备。 18.人工智能大模型:语言大模型(NLP)、视觉大模型(CV)、多模态大模型。 四、5G通信技术 1.5G基站设备:宏基站、小基站、微基站、室内分布系统; 2.5G核心网设备:核心网服务器、用户面功能(UPF)设备、控制面功能(CPF)设备; 3.5G网络切片技术设备:虚拟化服务器、网络切片管理器; 4.5G无线通信测试仪器:信号分析仪、频谱分析仪、网络分析仪; 6.天线系统:天线阵列、智能天线、5G MIMO天线、毫米波天线、连接器和线缆等。 7.回传设备:微波回传设备、光纤回传设备等。 8.移动热点设备:高速度的5G移动热点、便携式5G上网解决方案等。 9. 5G设备监控、管理系统:远程监控平台、数据分析工具、网络性能监测系统、流量管理系统等。 10. 散热管理:散热器、冷却系统等。 五、工业元宇宙 1. 虚拟现实(VR)设备: VR头显、高分辨率VR头显、轻量化无线VR头显、 VR手柄和控制器、运动捕捉手柄、力反馈控制器、VR手套、 VR配件、 VR耳机、VR体感设备、VR舵机等。 2.增强现实(AR)设备:AR眼镜、智能AR眼镜、业AR头盔、AR软件、实时信息叠加软件、AR远程协作应用、AR培训和模拟系统、AR开发工具包、软件开发工具包、AR内容创建工具等。 3. 数字孪生技术:工业设备数字孪生平台、生产线数字孪生管理系统、整个工厂数字孪生解决方案、数字孪生建模工具、CAD集成的数字孪生建模软件、实时数据可视化和仿真工具。 4. 3D建模和动画: 3D建模软件、实时动画生成工具、角色动画和物理仿真软件、3D模型素材库、动画效果库等。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有限元分析软件、结构分析软件、流体动力学模拟软件。 5.智能仿真平台:数字孪生仿真平台、虚拟工厂仿真、流程仿真与优化软件。 6.仿真优化工具:多目标优化算法、蒙特卡罗仿真、遗传算法优化工具。 7.虚拟现实设计系统:VR设计环境、虚拟装配平台、虚拟操作模拟器。 8.逆向工程工具:三维扫描仪、逆向建模软件、表面重建工具。 9. 资产管理与智能制造:智能资产管理平台、资产状态监测工具、维修和保养管理系统、虚拟生产调度系统、整体运营优化工具等。 10.人机交互与用户体验:手势控制设备、手势识别软件、语音控制系统、虚拟助手和聊天机器人、交互设计软件、用户反馈和分析工具等。 11.安全与隐私保护:虚拟环境中的数据加密工具、访问控制和身份认证系统、虚拟环境安全监控系统、真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的安全集成。 六、工业数据与网络安全 1.工业防火墙:专用于工业控制系统的网络防火墙、深度包检测设备。 2.入侵检测系统(IDS):工业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行为分析工具、异常检测系统。 3.工业安全网关:工业协议安全网关、边界防护设备、安全隔离装置。 4.工业制造安全平台:包括集成多种安全技术的综合工业安全平台,支持对各种工业设备和网络的统一管理和防护。 5.数据加密设备:硬件加密模块、软件加密工具、数据传输加密系统。 6.访问控制系统:身份认证设备、权限管理软件、双因素认证系统。 7.工业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工业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平台、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具、数据安全合规管理系统。 8.工控安全检测设备:工控系统安全检测仪、工控网络流量分析仪、安全漏洞扫描设备。 9.应急响应系统:工业安全事件响应平台、安全信息与事件管理(SIEM)系统、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 10.区块链技术:用于供应链管理的区块链平台、产品防伪溯源系统、数据完整性保护工具。 11.安全培训系统:网络安全培训工具、工控安全仿真系统、员工安全意识教育平台。 12.工业杀毒软件:专门针对工业设备和控制系统设计的防病毒软件、防恶意软件解决方案。 13安全漏洞管理平台:工控设备漏洞数据库、补丁管理系统、自动化漏洞扫描工具。 七、供应链管理与智能物流 1.智能仓储系统:自动化仓库管理系统、智能货架系统、自动化分拣系统。 2.物流机器人:AGV(自动导引运输车)、AMR(自主移动机器人)、无人叉车、物流搬运机器人。 3.供应链管理系统:供应链可视化平台、供应链追踪系统、供应链优化软件。 4.物流信息化平台:TMS(运输管理系统)、WMS(仓储管理系统)、OMS(订单管理系统)。 5.智能包装设备:自动包装机、智能贴标机、自动封箱机、智能打包机。 6.无人配送技术:无人机配送系统、无人车配送系统、无人仓库配送方案。 7.冷链物流设备:冷链监控系统、温控物流箱、智能冷库。 8.物流监控设备:物流跟踪系统、RFID标签与读取器、物流传感器系统。 9.供应链金融系统:供应链融资平台、供应链信用管理系统、智能合同管理工具。 八、工业互联网与工业软件 1. CAD软件:二维设计软件、三维建模软件。 2 .CAM软件:切削加工软件、增材制造软件。 3.CAE软件:有限元分析软件、多体动力学软件。 4. PLM软件: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软件、协同设计平台。 5.SCADA系统: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工具。 6. DCS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过程自动化软件。 7.PLC编程软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开发工具、HMI开发软件。 8.MES系统:制造执行系统软件、车间调度软件。 9.ERP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供应链管理软件。 10质量管理软件:质量控制系统、合规管理软件。 11.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管理平台、数据集成平台、工业云平台、工业PaaS平台; 12.智能运维系统:远程设备监控系统、预测性维护系统、设备健康管理平台; 13.系统集成服务解决方案。 我们期待着在南京与您相会,共同见证和参与制造业的数智化革命。请不要错过这一行业盛事,让我们在“中国国际制造业数智化博览会”中共创美好未来!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