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芯、海光、鲲鹏等国产CPU六大厂商,引进成熟技术,实现突破创新

发布时间:2023-6-25 09:34    发布者:工程新闻

近期,C919大型客机顺利开启商业首航,这也标志着坐国产大飞机出行的时代来了!C919是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它的商用飞行也象征着我国对波音、空中客车等大型客机企业垄断地位的一次突破。



大型客机是高端制造业的标志,C919在研发制造过程中使用了涡轮扇叶发动机等成品部件以平衡综合性能与制造成本,同时使用国产的气动外形设计与装配布局,把握关键技术的自主性。可以说C919的商用化是联合全球产业链,吸收关键技术并最终消化吸收,打造国产大飞机的一次成功示范。

这种“引进消化再吸收”模式,即引进部分产业成熟技术,专攻关键领域的做法,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并不鲜见。我国的人工智能、半导体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均有广泛案例。

在国产CPU芯片行业中,目前主流的六大厂商 ,即龙芯、兆芯、申威、海光、鲲鹏、飞腾也都采用的是“授权+自研”模式,在授权框架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自研改动,以期实现弯道超车。其中龙芯、申威是在借鉴MIPS架构和Alpha架构基础上,推出自研架构;鲲鹏、飞腾则是购买ARM授权,进行研发;兆芯、海光获得了x86架构技术,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迭代向前。

以海光为例,海光从AMD获得了x86永久授权,拥有较大的自主研发空间。而在今年年初,海光发出声明表示,已经完成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可以基于x86指令集实现后续产品的长期迭代更新。如今,海光不但在性能方面已经基本追上国际主流水平,同时还通过搭载安全模块,可实现信息安全保障,因此海光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金融、能源、通讯、交通等关基行业。既能兼容X86技术路线下的主流生态,又具备微架构自主迭代的研发能力,让海光的未来发展充满了可能。

创新并不一定是从零到一,引进吸收以节约研发成本和时间,然后找到并实现关键创新并紧紧抓牢,这才是解决当下高端科技国产化问题的最高效途径。我们应该对龙芯、兆芯、申威、海光、鲲鹏、飞腾等国产芯片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27172-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我的UC呢 发表于 2023-6-26 18:29:43
引进消化再创新的路子可行
clovebub 发表于 2023-6-26 22:27:35
我的国,越来越强大了
weiweiwei 发表于 2023-6-26 22:32:48
引进之后消化吸收,别人能够迭代,我们也能够迭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iscover浏览资源
  • Dev Tool Bits——使用条件软件断点宏来节省时间和空间
  • Dev Tool Bits——使用DVRT协议查看项目中的数据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ata Visualizer进行功率监视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