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EYA360报道:智能座舱中的被动元件应用

发布时间:2023-6-21 10:53    发布者:Ameya360
  在整个的座舱中,这个从微处理器的供电,到总线的连接,以及到娱乐影音部分的功放,甚至到各种自动驾驶的辅助系统等等都有不少被动元器件的应用。

  被动元件渗透到了各个智能座舱模块里面,比如摄像头部分的PoC电感和高频电感。对较热的应用语音功放来说,二合一功率电感和一体成型功率电感。我们挑其中重点的一条线来看看其中的被动元件,在实现智能驾驶的感知系统中,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等都需要有对应的总线共模被动元件的应用,包括CAN总线和以太网总线等等。功率电感、PoC电感、高频电感、铁氧体磁珠、NTC、变压器在感知系统到域控制器到图形处理器的各个环节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PoC,同轴电缆供电,在一根线缆上同时直流供电并传输交流信号,是很多车载摄像头模块和其他类似的远程设备都会使用的一种供电方案。随着车载接口向高速化一路狂飙,车载高速接口的用量在整车里也在不断攀升,想要实现高质量的信号传输需要隔开宽频带的信号和电源,在宽频带中确保高阻抗会使用多个电感组合构建符合要求的PoC电感。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智能座舱内线束的使用,节省空间也减轻了重量。

  智能座舱内的数据信号,不论是通过CAN总线、CAN-FD还是A2B、百兆以太网、千兆以太网、USB等,都需要共模扼流器的应用来抑制共模噪声,提高智能座舱内信号质量,同时也能将电路中发射的高频电磁波过滤掉,提高设备抗EMI能力。

  这些数据信号同样正在不断增加,为了应对传输速率升级,共模也呈现出高频化的发展趋势。传输速率上去之后,线路上高频噪声的频点就会越来越高,这对共模电感的抑制频点也会要求越来越高。

  小结

  随着汽车智能化升级,智能座舱在感知、收集、处理能力上有了明显的增强,这背后核心被动器件的支持功不可没,越来越多的被动元件厂商开始将重心瞄准智能座舱市场推出针对性更强的解决方案。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26986-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iscover浏览资源
  • Dev Tool Bits——使用条件软件断点宏来节省时间和空间
  • Dev Tool Bits——使用DVRT协议查看项目中的数据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ata Visualizer进行功率监视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