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EYA360报道:智能工厂发展趋势连通性增加

发布时间:2023-6-14 15:00    发布者:Ameya360
  制造厂商为了提高整体生产力和成本效益,正在推进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和工业物联网是这个转型过程中经常被提及的概念。其中,离不开一个核心概念——数据。数据在工厂智能中心被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加以利用,使整个工厂能够更有效地获取对设备制造过程的新见解,并提供实时性业务。

  无论现在的工业场景是否足以收集足够的工厂数据用于启用这些智能化的扩展,起码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生产力的提高需要更多的数据传输接口无缝连接,需要更多设备之间有更多的连接。现在的工业场景,部署在边缘的传感器数量正在增加,这是有目共睹的,与此同时连接基础设施到边缘的带宽自然会增加。更多传感器和更多端口也让工业控制系统上需要更多的I/O接口,需要能够支持更多设备和更多节点的网络。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工业中的机器人控制系统,想要实现精度更高的智能化控制,就意味着需要更高的分辨率,也意味着更多的带宽要求。

  智能工厂中各设备连通性的增加是实现智能化的前提,各类互联互通的设备数量都在不断增长,并且每一个都向工厂提供着越来越多的数据。

  在工业连接中不提及RS-485那肯定是不完整的,作为一项行业标准,RS-485可以在有电子噪声的环境下进行长距离有效率的通信,在线性多点总线的配置下,可以在一个网络上有多个接收器,在工业环境中有大量应用。

  虽然是已经存在四十多年的老技术,但RS-485在工业场景里无处不在,这要归功于它足够的灵活性。该标准只规定了物理层,因此很多协议都可以应用其中,比如PROFIBUS、Hiperface DSL、Modbus RTU等等。RS-485最多支持256个节点的点对点或点对多网络,距离也相当长,100kbps下可以达到1km。

  在现在的收发器支持下,通过均衡和拓展COT,其传输距离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这类收发器普遍共模范围都很高,所以可靠度是没问题的,而且现在为了契合工业场景的发展,大量的保护功能也被加入了进来,传统但灵活的RS-485在智能工厂里仍旧承担着传输数据的重任。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26041-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iscover浏览资源
  • Dev Tool Bits——使用条件软件断点宏来节省时间和空间
  • Dev Tool Bits——使用DVRT协议查看项目中的数据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ata Visualizer进行功率监视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