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推出新款时钟扩展外设接口驱动器/接收器IC,有助于减少汽车电子系统中的线束量

发布时间:2023-3-16 17:52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TB9032FNG , 时钟扩展 , 车载驱动器
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东芝”)今日宣布,推出一款接口驱动器/接收器IC---“TB9032FNG”,该产品是一款用于时钟扩展外设接口(CXPI)[1]车载通信协议标准中定义的物理层接口的车载驱动器/接收器IC。该产品的样品申请将于本月开始。

image001.jpg

汽车的电气化趋势推动着车载系统中电子元件数量的攀升,这不仅增加了器件的复杂性,而且随着制造商在设计中采用更多的线束,车辆自重也有所增加。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在于变革当前系统,即人机接口(HMI)[2]以一对一的方式连接开关和传感器,通过多路传输车内通信的方式减少线束量。

HMI通常集成区域网络(CAN)[3]和局域互联网络(LIN)[4],而前者成本较高,后者却响应能力欠佳。CXPI是一套日本开发的车载通信协议,现已被国际标准采纳,CXPI包含了成本低于CAN且响应速度高于LIN的车载子网络。

TB9032FNG结合了电机控制设备(MCD)和CXPI通信,并提供了车载应用的网络接口或区域电子控制单元(ECU)的接口[5]。它可以支持控制门锁和后视镜控制等功能。

新产品可以通过外部终端进行指令节点和响应节点之间的模式切换。此外,它具有5μA(典型值)的电流消耗(睡眠)(IBAT_SLP)[6],且待机模式消耗电流低。除此以外,它还配备有故障检测功能,包括过热检测和低电压检测,并采用P-SOP8-0405-1.27-002封装。

该产品的工作温度范围为-40℃至125℃,设计符合AEC-Q100(1级)车载电子元件验证标准。

东芝计划利用其主导的CXPI物理层技术资产开发出一款接口IC,该IC将集成CXPI控制器和协议控制硬件。

        应用:
车载设备
-        车身控制系统应用(方向盘开关、仪表台开关、灯开关、门锁、车门后视镜等)
-        区域ECU

        特性:
-        符合CXPI(车载通信协议标准)的物理层接口
-        适用汽车车身系统应用的高速响应(与LIN[3]相比)
-        可以通过外部终端进行指令节点和响应节点之间的切换
-        内置睡眠模式
-        低电流消耗(睡眠):IBAT_SLP=5μA(典型值)
-        各种故障检测功能:过热检测、低电压检测和显性超时
-        P-SOP8-0405-1.27-002封装
-        AEC-Q100(1级)认证中

        主要规格:
器件型号
TB9032FNG
标准
ISO 20794-4
(车载通信协议标准CXPI物理层)
功能
物理层接口
节点选择
支持
(可通过外部终端进行指令节点和响应节点之间的切换)
绝对最大额定值
供电电压1 VBAT(V)
Ta=25℃-0.3至40
工作范围
BAT正常工作范围VBAT(V)
7至18
VIO正常工作范围VVIO(V)
4.5至5.5
工作温度范围Ta(℃)
-40至125
电流消耗(睡眠)IBAT_SLP(μA)
典型值5
通信速度(kbps)
最大值20
故障检测功能
过热检测、低电压检测与显性超时
封装
名称
P-SOP8-0405-1.27-002
尺寸(mm)典型值6.0×4.9
可靠性测试
AEC-Q100(1级)认证中
量产时间
2024年3月


注:
[1] CXPI(时钟扩展外设接口):由LIN衍生而成的车载子网络的通信标准,于日本本土开发
[2] HMI(人机接口):一种能够实现人与机器之间交互的机制
[3] CAN(控制器区域网络):一种串行通信标准,主要用于车载通信网络
[4] LIN(局域互联网络):比CAN成本更低、速度更低的车载子网络的通信标准
[5] ECU(电子控制单元):主要安装在机动车辆上的电子控制单元
[6] 测量条件:VVIO=4.5V至5.5V、VBAT=7V至18V、Ta=-40℃至125℃、NSLP=L、TXD=H、BUS=VBAT

如需了解新产品的更多信息,请访问以下网址:
TB9032FNG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 ... tail.TB9032FNG.html

如需了解相关东芝车载网络通信产品的更多信息,请访问以下网址:
车载网络通信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 ... -communication.html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14297-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iscover浏览资源
  • Dev Tool Bits——使用条件软件断点宏来节省时间和空间
  • Dev Tool Bits——使用DVRT协议查看项目中的数据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ata Visualizer进行功率监视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