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 轨交飞驰不停,列车安全谁来保障?深夜,TA悄悄出动......

发布时间:2023-2-20 15:39    发布者:工程新闻



立春刚过,深夜里寒意依然凛冽。轨道交通车站里,一台台智能机器人开始出动,爬坡、越障、拍照,忙个不停。它们就是中数智科(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数)与节卡机器人共同打造的轨道交通智能巡检机器人。


传统轨道交通巡检采用人工巡检作业,夜间车底光线差,巡检人员需用手电筒照射,检查列车底部项点是否存在缺陷,并手动记录缺陷。随着中国轨交线网加速建设,列车数量不断上升,维护运营负荷加大,巡检模式由传统人工巡检转向自动化、智能化、规模化成为必然趋势。


1  传统人工巡检模式痛点

1 人工巡检肉眼观察、手写记录,项点容易遗漏;

2 发现隐患设备不及时;

3 人工巡检记录的数据量有限,数据可靠性风险高;

4 直接影响轨交故障诊断的精确性和检测效率;

5 冬夏环境艰苦,作业人员夜班辛苦,车底作业易磕碰受伤,劳动强度大。


2  解决方案

针对轨道交通巡检工作痛点,节卡机器人与合作伙伴中数共同打造了轨道交通智能巡检机器人,集成节卡机器人、AGV、上视全景2D相机、高精度彩色3D相机等,在轨交股道间灵活穿梭,近距离、多角度、快速地拍摄轨交车底部件,助力智慧维保。

工序流程

用户在管理平台下发巡检任务→轨交车底巡检机器人接受任务后从充电桩出发至对应股道→车头定位→图像采集(图像实时上传,并进行算法检测)→返回充电桩充电→用户在管理平台上对故障进行复核。

其中,节卡机器人负责将高精度彩色3D相机移送至更大高度;通过灵活变换不同的机械臂位姿,对上视全景2D相机(即面阵相机)所采集不到的项点进行图像采集,实现车底检测项点基本覆盖。



节卡机器人优势

1 本项目中车底轨道桥高度仅80cm,包含AGV和节卡机器人在内的整套设备需低于此高度。节卡机器人体积小,结构紧凑,关节全部折起后进一步节省空间,满足场景需求。

2 六轴自由度,可在车底狭小空间灵活变换位姿。

3 负载自重比高,满足3D相机载重。

4 高重复定位精度,拍摄点位准确性和一致性高。

5 图形化编程,操作简单,且机械臂动作轨迹能够被记录并复制使用。

6 操作丝滑灵活,拖拽更柔顺,方便人员手动调试。

7 作业环境中碰撞体较多,JAKA碰撞检测功能有效避免设备损伤。


3  项目成效

1 2台搭载节卡机器人的巡检机器人互相配合,节省原有工班75%人力成本;

2 巡检过程和结果数字化,数据可追溯;

3 巡检覆盖率和准确性提高,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漏检;

4 保证巡检作业安全,降低综合运维成本。


4  合作共赢

中数智科(杭州)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轨道交通数据平台、车载终端、轨旁装备综合系统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中数业务总监徐声先生表示,节卡机器人产品成熟稳定、交互友好、示教简单、操作体验顺畅;JAKA技术团队专业性强,认真负责,能够迅速应对现场情况,灵活高效处理问题。中数通过与节卡机器人合作,成功解决轨道交通车底巡检痛点难点,实现智能高效巡检,加快轨交运维保障智能化、数字化、规模化步伐。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10996-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iscover浏览资源
  • Dev Tool Bits——使用条件软件断点宏来节省时间和空间
  • Dev Tool Bits——使用DVRT协议查看项目中的数据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ata Visualizer进行功率监视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