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QCA9880 MX-530VX 双频 3x3 MIMO 802.11ac/abgn WLAN SoC MX-530VX WIFI模块

发布时间:2023-2-7 10:09    发布者:maxon2023
关键词: QCA9880 , MX-530vx
QCA9880概述

    Qualcomm Atheros QCA9880 是一款高度集成的无线局域网 (WLAN) 片上系统 (SoC),适用于 5 GHz 802.11ac 或 2.4/5 GHz 802.11n WLAN 应用。QCA9880 集成了一个板载 CPU,用于 WLAN 物理层 (PHY) 和 RF 的低级设置,以卸载主机处理器以执行其他任务。它支持具有三个空间流的高性能 3x3 MIMO,适用于要求最高稳健链路质量以及最大吞吐量和范围的无线应用。QCA9880 在全 CMOS 器件中集成了多协议 MAC、PHY、模数/数模转换器 (ADC/DAC)、3x3 MIMO 无线电收发器和 PCI Express 接口,以实现低功耗和小型化外形尺寸的应用程序。

    QCA9880 实施半双工 OFDM、CCK 和 DSSS PHY,支持 802.11ac 80 MHz 信道操作的 1.3 GBps。它支持 802.11n 高达 216.7 Mbps 的 20 MHz 和 450 Mbps 的 40 MHz 信道操作,以及 IEEE 802.11a/b/g 数据速率。其他功能包括最大似然 (ML) 解码、低密度奇偶校验 (LDPC)、最大比率组合 (MRC)、空时分组码 (STBC) 和片上一次性可编程 (OTP) 存储器,以消除对用于外部闪存并进一步减少外部组件数量和 BOM 成本。QCA9880 支持 802.11 无线 MAC 协议、802.11i 安全、Rx/Tx 过滤、错误恢复和 802.11e 服务质量 (QoS)。

QCA9880特征

  • WLAN CPU 支持 PHY 和 RF 的低级设置,以卸载主机处理器以执行其他任务
  • 用作 AP 时所需 5 GHz 频带中的动态频率选择 (DFS)
  • 3x3 MIMO 技术提高了现有 802.11a/b/g 产品的有效吞吐量和范围
  • 支持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CDD)、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最大比合并(MRC)、空时分组码(STBC)
  • 智能天线分集
  • 具有集成匹配功能的单端射频端口简化了电路板设计和布局
  • 集成 1.2 V 开关稳压器
  • 802.11ac 80 MHz 信道中的数据速率高达 1.3 GBps
  • 在 802.11n 模式下使用减少(短)保护间隔,20 MHz 信道的数据速率高达 216.7 Mbps,40 MHz 信道的数据速率高达 450 Mbps
  • 在 2.4 GHz 时支持 20/40 MHz
  • 在 5 GHz 时支持 20/40/80 MHz
  • 片上一次性可编程 (OTP) 存储器
  • 支持 IEEE 802.11d、e、h、i、k、r、v 时间戳和 w 标准
  • WEP、TKIP、AES 和 WAPI 硬件加密
  • PCI Express 1.1接口
  • 20 和 40 MHz 信道化
  • 帧聚合,块ACK
  • 802.11e 兼容突发
  • 108 引脚、12 毫米 x 12 毫米 LPCC 封装

QCA9880规格

  • 蜂窝调制解调器-RF   峰值下载速度:高达 450 Mbps
  • 无线上网    一代: Wi-Fi 5;标准: 802.11ac;频道: 20 MHz、40 MHz、80 MHz;MIMO 配置: 3x3;空间流:最多 3 个;
  • 包裹  尺寸: 12×12 毫米

MX-530VX产品特征

  • 专为双频无线接入点设计
  • Qualcomm Atheros:QCA9880
  • 最大输出功率:2.4GHz:21dBm&5GHz:20dBm(单通道)
  • 兼容IEEE 802.11ac并向后兼容802.11a/b/g/n/ac
  • 3x3 MIMO技术,速率高达1300Mbps
  • MiniPCIExpress 接口
  • 支持空间复用、循环延迟分集(CDD)、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最大比率合并(MRC)、空时分组码(STBC)
  • 支持IEEE 802.11d、e、h、i、k、r、v时间戳和w标准
  • 支持动态频率选择(DFS)
  • 卡片经过单独校准,以保证质量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10119-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