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消毒vs过氧化氢消毒,到底哪个更好用?

发布时间:2022-6-27 14:39    发布者:ofweekmall
食品,药品都有安全指标要求,生产过程中的消毒工作,包括生产车间和加工设备的清洗与灭菌,而消毒剂的使用是为了破坏细菌微生物繁殖体。之前采用甲醛消毒,酒精消毒,现在这两种消毒方法已渐渐淘汰,采用臭氧消毒和过氧化氢消毒正在兴起。那这两种消毒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下面工采网小编为大家介绍:
首先臭氧杀菌
臭氧是一种在室温和冷冻温度下存在的淡紫色的、有特殊鱼腥味的气体,它在水中部分溶解,且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溶解度增加,在常温下能自行降解产生大量的自由基,氢氧根自由基,因而具有强氧化性的特点。由于臭氧的高氧化能力,可以非常迅速的氧化细菌的细胞膜,让其从柔韧状态变成硬脆状,破裂开。也可以渗透到细菌的细胞液中氧化它的RMA和DNA等成分,DNA叫脱氧核糖核酸,一旦被氧化成普通核糖核酸也就失去作用了。这一过程往往只需要几秒,甚至比酒精还快。

臭氧消毒优点:
1、臭氧杀菌彻底,无残留,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芽孢、病毒等。
2、臭氧其实是个好东西,只要很微量就可以强效杀菌,消除新冠、流感、非典等空气流行病。
3、并且可以高效的分解甲醛、化学有机挥发毒气。
臭氧消毒缺点:
同时臭氧对消毒后的物质无保护性余量,不稳定,易挥发,投资大设备采购、维护有成本,会受温湿度的影响,容易腐蚀管道,对真菌作用效果不理想,比如,霉菌。
然而臭氧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臭氧对人体呼吸道粘膜有刺激,空气中臭氧浓度达0.15ppm时,即可嗅出。
按照国际标准,达0.5-1ppm时可引起口干等不适;达1-4ppm时可引起咳嗽;达4-10ppm时可引起强烈咳嗽。人不能直接暴露在高浓度的臭氧之下的太长时间(国家卫生部规定的臭氧安全浓度为0.1ppm(空气中))。

※1ppm=1000ppb
值得注意的是,消毒过程中,空间内的臭氧浓度应符合消毒操作规程中规定的臭氧消毒浓度。考虑到臭氧对人体健康方面的副作用,消毒过程中,工采网推荐采用臭氧浓度检测仪进行臭氧浓度的监测。
臭氧检测仪里可以用到电化学臭氧传感器,电化学式的传感器体积小,零功耗,寿命长,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大气环保等领域的臭氧浓度检测。
在利用臭氧进行消毒灭菌操作时,为避免在此过程中对人造成伤害,需要严格检测密闭环境中臭氧的浓度,防止臭氧浓度过高或者出现臭氧泄露。为避免臭氧危害,消毒空气时必须在密闭空间、无人条件下进行,消毒后至少过30min才能进入。
而为了防止臭氧浓度超标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就需要进行臭氧浓度检测。英国Alphasense 高分辨率臭氧传感器(O3传感器)OX-B431 量程为0~20ppm,低可以检测15ppb的臭氧浓度,非常适合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及仪器。
同时,工采网技术工程师还推荐了美国SPEC Sensors 小体积臭氧传感器 (O3传感器) - 3SP-O3-20,高性能,低成本和小体积,这些传感器是健康,环境,工业和住宅监测的理想之选。
另外还有美国ECO 臭氧传感器OEM-3,OEM-3是一个基于可调臭氧浓度设定值控制臭氧发生器和警报的系统; 美国SPEC Sensors臭氧模拟输出模块 - ULPSM-O3 968-005,将O3传感器的线性电流信号输出转换为线性电压信号,同时保持传感器在理想的有偏差的操作环境下
其次过氧化氢消毒
过氧化氢属于高效消毒剂,可杀灭各种细菌繁殖体,真菌,结核杆菌,细菌芽孢和各种病毒。它是一种高效,无毒,无味的环保型的产品,杀菌后的残留可分解为水和氧。
过氧化氢的消毒效果优于臭氧。过氧化氢可以杀灭孢子,臭氧为常规空间消毒。主要是普通车间,如果是普通的D级区臭氧即可,如果是B+*那么需要过氧化氢消毒了。

使用过氧化氢消毒需要注意:
1、采用食品级过氧化氢:食品级过氧化氢采用高纯度的提纯特殊方法提纯,去除了原料中的有害杂质和重金属,是一种高纯度,高品质的食品加工用的过氧化氢。食品级过氧化氢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具有杂质少,纯度高,稳定性好,不含有害杂质的特点。
2、采用气化的过氧化氢,而不是雾化的过氧化氢。
3、由于高浓度过氧化氢对人体有毒害作用,因此消毒结束后,消毒产生的废液应进行无害化处理,不能直接排放或随处喷洒。随着对过氧化氢的需求扩大,工厂生产,过氧化氢存储防泄漏,以及生活环境中消毒过度导致的浓度过高对人身安全的影响,有必要对空气中过氧化氢做一些预防性安全性监测。需使用过氧化氢残留检测仪,进行现场过氧化氢检测,保证工人生产环境的安全。
英国Alphasense 过氧化氢传感器 双氧水气体传感器 - H2O2-B1。具有稳定性好,灵敏度高以及性价比高等特点。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794623-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