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发布时间:2011-9-29 18:16
发布者:Liming
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北京时间9月29日晚21时16分许,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将中国全新研制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中国全新研制的载人飞行器“天宫一号”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约8.5吨,设计在轨寿命2年,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T1火箭全长52米,起飞质量493吨,运载能力为8.6吨。它是在原“长征二号F”火箭基础上改进研制,取消了逃逸系统,采用了新型整流罩,改进了助推器结构,提高了运载能力。 此次“天宫一号”发射,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47次航天飞行。 http://v.qq.com/video/play.html?vid=8DrPs0XCnN1 天宫一号进行三方面科学实验 将服务百姓生活 新华网甘肃酒泉9月29日电(记者赵薇、李惠子)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张善从29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天宫一号上共安排三方面空间科学实验,试验成果或将对百姓生活带来积极影响。张善从说,从神舟一号开始,空间应用系统已经进行了百余项科学实验,按照空间科学的不同研究方向,针对不同型号的飞行器,安排不同的应用任务。 ![]() “在神舟七号上面,我们安排的是空间技术试验、伴随飞行的小卫星试验和空间材料实验;在天宫一号上面安排的是地球环境监测、空间材料科学和空间环境探测试验。” “天宫一号在地球环境监测方面安排了一个高光谱成像仪,这项空间科学实验对百姓生活将带来积极影响。”张善从说,光谱成像仪对于资源勘探、环境监测以及解决百姓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都能发挥作用。“如大气的污染情况,国家的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海洋资源分布,以及农作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分布情况等,都可以通过高光谱成像仪进行探测。” 张善从表示,空间应用试验最大的难点在于,每次试验都是第一次,产品可重用性低。“开展试验的机会非常难得,资源也很有限。” 据悉,天宫一号入轨后,将把所获取的数据提供给相关科研单位,以供开展各领域的应用研究。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