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芯片国产化率23.6% 屏幕国产化率67.5%

发布时间:2019-5-13 09:55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手机 , 国产化
来源:手机中国联盟

2019年5月9日,第一届中国国际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大会在宜宾召开。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史德年发表主题演讲《智能终端发展态势》,他在演讲中提到:“我国高端手机处理器芯片设计能力已经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国内手机市场核心芯片国产化率达到23.6%。”除此之外,国内智能手机的国产屏幕占比稳步提升,达到67.5%。

从1998年第一部国产手机上市至今,中国手机行业历经多次浪潮,逐步形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手机产业链。以苹果手机为例,2018年苹果供应链企业在国内拥有超过380个工厂,分布在20个省市。同时,国产手机产业链也在持续竞争中脱颖而出,目前已经通过引领技术创新,进入产业升级阶段。史德年介绍,2018年,国内市场国产手机占TOP10中的8席、8家企业合计份额合计超过80%。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4-2016年的两轮4G换机浪潮中,国内手机市场持续两年保持高速增长,而国产手机、手机产业链也顺势向中高端崛起。目前国产手机已经在中高端市场站稳脚跟,在2000-4000元的智能手机中,国产手机占比已接近90-100%;4000元以上高端手机市场上,国产手机占比也从4年前的1.8%提升至2018年底的33.5%。

事实上,在手机崛起的同时,《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推进纲要》、国家大基金的落地也使得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缺芯少屏”的窘境逐步得到缓解。

史德年在演讲中提到,智能手机核心芯片的国产化率,从2014年的11.9%提升至2018年的23.6%,提升了一倍,“这里主要是华为海思的麒麟芯片”;同时,智能手机屏幕的国产化率从2014年的26.2%提升至67.5%,提升了1.5倍。

而随着5G的到来,中国手机产业链将迎来进一步发展机遇。

目前,国内手机产业已经进入5G前的蛰伏期,2017年2季度以来,受智能手机市场逐渐饱和、换机周期延长、硬件设计创新乏力等因素影响,国内手机市场呈现连续8个季度的下滑态势,这一趋势将延续到2020年的5G商用的到来。

不过,史德年分析指出,5G的到来将对终端产业链产生全方位的影响,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封装都将出现系统化创新,手机的射频器件市场规模将大幅增长,而且5G的多样化应用也会给显示产业带来新需求,甚至5G的终端形态有会出现“瘦终端”等变革。

根据GSMA预测,到2021年,中国将拥有1亿5G用户,而到2025年,5G用户将达到4.6亿户,超过欧、美、日、韩总和,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5G市场。5G的到来将推动中国核心芯片、器件产业的崛起。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563373-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iscover浏览资源
  • Dev Tool Bits——使用条件软件断点宏来节省时间和空间
  • Dev Tool Bits——使用DVRT协议查看项目中的数据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ata Visualizer进行功率监视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