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核的AT75C220及其在指纹识别系统中的应用
指纹识别技术近年来逐渐成熟,在门禁、安防和金融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典型的指纹识别系统是以指纹传感器和DSP处理器为核心构成。指纹传感器采集指纹图像,DSP处理器实时实现指纹识别算法。同时,通常的指纹识别系统还具有较强的通信能力,除了具有RS485通信外,高档的指纹识别系统还要求具有以太网接口和Internet连接能力。Atmel公司新推出的智能互联网芯片AT75C220集成了ARM内核、DSP协处理器以及以太网MAC接
口,用AT75C220和指纹传感器结合可构成高性能的指纹识别系统。 1 AT75C220主要特点 AT75C220是定位于智能互联网应用的高性能ARM处理器,采用ARM7TDMI微处理器核,具有OadDSP核,强大的外设(如中断控制器和外设数据控制器),其DMA通道增强了微控制器的实时性能。主要特点有:
一个16b定点DSP核 双以太网10/100Mb/s MAC接口 88kB的完整快速RAM(支持DMA方式) 多媒体数字信号编解码器(CODEC接口) 集成SDRAM控制器 AT75C220主要由运行速度达40 MI/s的基于ARM7TDMI的RISC处理器、运行速度为60MI/s的DSP处理器和双以太网10/100Mb/s的MAC接口组成。其内部机构如图1所示。 ![]() AT75C220包含2种不同的总线ASB和APB,ASB用于连接ARM核、DSP核等核心模块,而APB总线则连接串行通信接口、通用I/O口等,两总线之间用AMBA总线桥连接。 同其他集成DSP核的芯片相比,AT75C220的DSP子系统资源是相当丰富的,如图2所示,除包含一个60MI/s,16b定点DSP内核外,还具有不 同用途的RAM:2kB×l6X-RAM,2kB×l6Y-RAM,16kBXl6通用数据RAM,24 kB×l6可下载程序RAM,一个256×16 双端口的RAM邮箱用于MCU-DSP通信。完整的CODEC接口允许大量的工业声音、多媒体或数据的连接。 ![]() 芯片集成的以太网接口包括了2个独立的10/100Mb/s以太网MAC接口和一个32kB的数据包缓冲区。双端口MAC的设计使设备嵌入到现有的以太网中 而不需要另外的电缆,由于2个MAC接口之间用局部总线连接,大量的数据包可以不受延迟地从一个MAC传送到另一个MAC,其间无需软件的参与。数据包缓 冲区由MAC接口通过DMA的方式操作,用于临时保存接收和发送的数据包,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满足较大的通信量。 3 指纹识别算法 ![]() 本系统的指纹识别算法的灰度滤波采用基于块方图的方向滤波,接着进行二值化并细化指纹图像,在二值化和细化的过程中进一步去噪声,消除导致错误的特征点的可
能性。用模板匹配的方法分别获取指纹的特征点,如端点、叉点等。指纹匹配采用基于中心点的匹配算法。通过在PC机上验证,该算法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指 纹识别系统一般由指纹传感器、DSP处理器和外围电路组成,为增加系统的处理能力,系统中往往还包括另外的处理器管理诸如通信、人机接口、指纹数据库等。 本系统结构如图4所示,电容式的指纹传感器FPSll0采集指纹图像并交由AT75C220内部的DSP协处理器进行指纹识别,完成图像的预处理、提取指 纹特征码,并同指纹库中的指纹特征进行匹配,给出判别结果。ARM核运行于LINUX操作系统之上,实现了TCP/IP协议栈,由于指纹识别器的网络系统 对实时性和吞吐率要求并不高,但是要求可靠性和保密性比较高,所以传输层协议选择TCP协议,并且传输的数据经过了加密。ARM处理器上还包括了人机接口 和控制输出,控制输出用于对电子门锁进行控制。另外,ARM软件还包括门禁系统、考勤系统中的一些专有控制模块,比如门禁权限管理、考勤数据库管理等 5 算法的移植 指纹识别算法开始时在PC机上实现,需要移植到AT75C220的DSP子系统中。如果直接用C语言移植,难以发挥DSP的实际处理能力,执行效率相当低。 关键的算法模块用汇编语言实现后,指纹的采集、图像预处理和匹配可以在1s中完成,算法效率和识别率与PC机上计算相当,达到了实际应用要求。 6 结 语 由于硬件采用集成多功能的AT75C220构成系统,系统硬件设计简单,使整个系统达到了小型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要求。实践证明,采用这种结构的设备处理能力得到了提高,代表了未来门禁系统发展的方向。 硬件功能的集成使主要的设计工作集中在软件设计上,如何进一步提高识别率,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完善,数据的保密性传输是今后设计的要点。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