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软硬件调试九法:分而治之

发布时间:2016-5-23 11:31    发布者:designapp
关键词: 硬件调试 , 软件调试
通过二分法,逐次缩小问题范围,在查找问题时,这个方法是唯一需要应用的规则,所有其它规则都是帮助你遵循这条规则。

1、通过逐次逼近缩小搜索范围


通过二分法,逐次缩小问题范围,在查找问题时,这个方法是唯一需要应用的规则,所有其它规则都是帮助你遵循这条规则。首先搜索前面1/2,如果有错,则再搜索前1/4,如果没错,则搜索范围就定在1/4-1/2之间,然后再次细分,几次之后就会找到问题。

实际案例:有次程序运行反应很慢,特别是蜂鸣器响一次后,要几秒钟的时间,才能相应按键。因此就采用这个方法,很快确定慢是由等待蜂鸣器时间过长导致,从程序逻辑看,等待蜂鸣器结束函数并没有错误,但是其中while循环等待的蜂鸣器结束标志的变量,是在中断中处理的,该标志由于未定义为volatile类型,因此被编译器优化后,循环判断时只获取一次,所以只有循环延时超时退出时才结束。改为volatile类型后,问题解决。

2、使用易于查看的测试模式


在存储器读写测试、通讯数据偶尔失败测试时,发送00 55 AA FF或者1到100连续数据比使用随机数据更容易发现错误。在测试彩色显示屏颜色失真时,采用红绿蓝黄等色条比图片要容易发现问题。

实际案例:有次使用TFT显示图片,黑白的显示正常,彩色的颜色失真,并且毛刺严重,以为显示屏有质量问题,使用彩色条后,发现显示和颜色和设定的不一致,仔细对比才发现驱动程序发出的16位数据,按照字节发送时,数据颠倒,所以调整后显示正常。

3、从有问题的一端开始搜索


不要从正确的一端开始确认,正确的太多了,因此需要从错误的一端开始,然后向上游查找。

4、修复已知的bug

有时我们很难相信一个系统有很多bug,这使得分而治之的隔离原则变得困难,因此如果确实查明了其中一个问题时,应该立即修复它,然后再查找其它问题。只有修复了已知的错误,才能集中精力查找其它问题,有时修复一个问题,另一问题也消失了,也就是两个问题时是一个bug。

5、首先消除噪声干扰


在硬件中,噪音也可能因此各种难以查找的间歇性问题,因此查找问题前,应该首先注意短时脉冲干扰、时钟回波、模拟信号噪声、时序波动等不稳定因素;

在软件中,不合理的多线程、意外的冲入例程、未初始化的局部变量都会导致系统产生很多随机行为,为工作带来很多麻烦。

另外,技术人员很容易成为完美主义者,为了达到高质量,把所有不好的设计都修复一遍,可能会因为前面一个程序编写的看起来不好的程序代码就删掉重写,但是如果没有引起实际问题,最好还是保留他们吧,不要太过极端,你的精力在于找到bug并消除他们,这种修复耽误了真正的研究时间。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66301-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KSZ989x系列交换机应用设计要点培训教程
  • AOE | 时钟与时序(4/7):频率与相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 AOE | 时钟与时序(3/7):什么是时钟相位?
  • AOE | 时钟与时序(2/7):什么是理想时钟?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