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定律失效了?英特尔延长CPU研发周期

发布时间:2016-3-24 09:50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摩尔定律 , 英特尔
英特尔近日宣布,已停止采用“Tick-Tock”处理器研发周期,通过延长制造工艺的生命周期,将之前的处理器研发周期从“两步”变成“三步”,这意味着至少对于英特尔,摩尔定律已经失效。

大约10年前,英特尔宣布了新的处理器发展模式,称为“Tick-Tock”。“Tick-Tock”原意是时钟走过一秒钟发出的“滴答”声响,因此也称为“钟摆”理论。

根据该理论,英特尔每两年进行一次处理器架构大变动,即“Tick”年实现制造工艺进步,而“Tock”年实现架构更新。根据以往的经验,“Tick”年推出的产品一般是工艺更新和架构微调,没有太多惊喜。而“Tock”年的产品则会带来性能上的大幅度提升。

但到了2015年年中,英特尔承认其10纳米制造工艺(下一个“tick”)延期,无法按预期在当年年底前实现量产。因此,英特尔不得不延长14纳米Skylake处理器架构(前一个“tock”)生命周期,并将于今年第三季度推出基于Skylake架构的Kaby Lake处理器(既不是“tock”也不是“tick”)。

这意味着“Tick-Tock”周期彻底被打破,摩尔定律也被打破,至少对英特尔如此。近日,英特尔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10-K文件中也宣布,废止“Tick-Tock”处理器发展周期。

由于制造工艺生命周期变长,且10纳米制造工艺很难被继续打破,英特尔决定将处理器发展周期从之前的“Tick-Tock”两步走变成“三步走”,新增“优化”步骤,即新的发展周期将采用“制造工艺-架构-优化”(PAO)三个步骤。

英特尔在10-K文件中还称:“我们长期领跑硅制造工艺,将来我们会通过在核心领域投资来继续保持这一优势。此外,我们还拥有自己的制造工厂,这也将赋予我们竞争优势。这些优势将允许我们继续优化产品性能,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英特尔还强调,公司当前所拥有的优势将来也会继续保持,因为建立高级芯片工厂的成本日益增长,而当前没有几家半导体公司能像英特尔这样充分利用平台设计和制造方面的杠杆效应。

这听起来似乎合情合理,但有业内人士称,英特尔竞争对手已经先行一步,英特尔能否继续保持当前的竞争优势还不得而知。事实上,台积电已经发布了7纳米制造工艺技术,并有望于2018年上半年投产。

摩尔定律由英特尔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其内容是: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数量约每隔18-24个月就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但英特尔CEO科在奇(Brian Krzanich)去年曾在一次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表示:“最近的两次技术升级已经表明,我们的更新周期已经从2年延长到了2年半。”

--腾讯科技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62323-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iscover浏览资源
  • Dev Tool Bits——使用条件软件断点宏来节省时间和空间
  • Dev Tool Bits——使用DVRT协议查看项目中的数据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ata Visualizer进行功率监视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