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咨询集团报告:中国制造成本已接近美国

发布时间:2015-8-10 10:20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制造业
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BCG)日前发布报告《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显示,中国的制造成本已经与美国相差无几。全球出口量排名前25位的经济体,以美国为基准(100),中国的制造成本指数是96,即同样一件产品,在美国制造成本是1美元,那么在中国则需要0.96美元,双方差距已经极大缩小。

无独有偶,八月初,《纽约时报》中文网发表文章《产业链大逆转,中国纱厂登陆美国》,讲述中国的纺纱业成本比美国高30%,中国的纱厂开始在美国设厂。其实,纺纱业只是中国制造的一个缩影,随着人工、能源等成本的增长,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有所下降。

BCG报告认为中国的制造业面临很大的压力,10年前,中国的制造成本低,而如今成本却水涨船高。这主要归咎于三个原因:一是中国工人的薪资提高了,依据经生产力调整后的工资水平,从2004年的4.35美元时薪涨到2014年的12.47美元,涨幅达187%。二是汇率,2004年至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了35%。三是能源成本,中国的电力消耗,从2004年的7美元每千瓦时上升至2014年的11美元每千瓦时,而天然气成本则从5.8美元每百万英热单位升到13.7美元,涨幅138%。

然而,不只中国的制造成本飙升,以前和中国一样制造成本相对较低的巴西、俄罗斯、捷克、波兰等经济体也遭遇了类似情况。而传统的西欧发达国家,原本已经高企的生产成本依旧在涨,比如瑞士、比利时、瑞典、法国等。英国和荷兰则是例外,制造成本并没有多大波动。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目前还没有出现制造成本飙升的情况。

在这25个经济体中,制造业竞争力上升最突出的是美国和墨西哥。与10年前相比,2014年其制造成本指数进步最大,主要得益于持续的生产力提升、稳定的汇率和巨大的能源优势。正是凭借这些优势,中美两国的制造成本差距被缩小到了5%以内。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52182-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iscover浏览资源
  • Dev Tool Bits——使用条件软件断点宏来节省时间和空间
  • Dev Tool Bits——使用DVRT协议查看项目中的数据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ata Visualizer进行功率监视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