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智能手机厂商们,你们的“痛”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4-11-20 14:29    发布者:集芯城IC批发网
关键词: 智能手机 , 销量 , 国产 , 苹果 , 生态圈
  这是一个大数据时代,任何行业都在精准的数据下无所遁形。而随着一份份数据报告的出炉,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已经到一个瓶颈期。或者说,单就销量来看,早已达到巅峰,如今正在走向下坡路。所以,别再被看起来火爆的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表象所迷惑,很多都只是手机厂商的营销手段而已。

  手机销量的下滑,从长远来看,随着普及率的进一步提高,将是长痛。如何将长痛转化为短痛,在销量下滑的同时真正提高利润,将成为摆在国产手机厂商面前的问题。

  下滑下滑再下滑!国产智能手机市场止不住颓势

  据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近日发布的国内手机市场最新监测报告显示,今年1月至10月,全国手机市场累积出货量3.63亿部。虽然数字依旧惊人,但其实已经暗藏危机。其中智能手机1月至10月出货量为3.12亿部,同比降幅达10.4%。10%的降幅意味着3000多万台手机未被销售出去,这表明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容量已经“爆表”。从用户层面看,新鲜度已过,频繁换机的冲动行为将转变为理智消费,国产手机市场将面对较长时间的“疼痛”。

  更为“凄惨”的是,国产品牌手机1月至10月出货量共2.86亿部,同比去年下降25.4%,这无疑狠狠地给了国产品牌手机厂商沉重一击。要知道,当下,国产品牌手机厂商之间斗的还非常凶,各种营销手段层出不穷。每家也都在宣称销量提高xx%,一副鼎盛的局面。

  但数据不会说谎,国产智能手机销量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或者说,销量越来越集中在几个巨头手中,如小米、联想、华为等。但若是按此形势发展下去,国产智能手机厂商又没有更有效的方法来止血,很容易就会呈现“崩盘”趋势。

  国产品牌崛起,价格战将不是唯一选择

  让人欣慰的是,国产智能手机在经过数年的发展以后,已经成功成为国际手机市场的主角。据工信部报告显示,在10月份,国内品牌手机销量占据78.2%市场。虽然销量在下降,国产智能手机却掌握着绝大部分市场,也就掌握了主动求变、进攻的主动权,或许能够将长痛变为短痛。

  从最明显的价格元素来看,价格战已经不再是国产智能手机抢占市场的唯一选择。以往国产智能手机的主战场是500—2000元价格区间,为了菲薄利润斗得你死我活。而现在,随着国产品牌的崛起,用户对其的认可,价格也开始走向高端。据市场调研机构赛诺咨询最新发布监测数据显示,国产智能手机平均价格正在上升。由2013年年初的879元上升至2014年9月的916元,其中华为表现尤为突出,均价较去年年初已经提高400元左右。

  价格的提升,意味着利润会得到一定的上浮。整个智能手机市场利润被苹果、三星夺走的怪现象,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此外,国产智能手机在外形、材质、制作工艺、系统等方面也都取得长足进步,为下一步进化奠定良好基础。

  洗牌!构建生态圈是唯一出路

  在整个手机行业从规模化生产,转向精细化、个性化、定制化、多元化的转型升级过程中,一定会引来洗牌狂潮。提前做好准备的国产手机品牌,将会因行业的变化和自身的调整因此受益。而那些仍然懵懵懂懂,只顾埋头生产手机,罔顾市场形势变化的国产手机品牌,将被淘汰出局。

  国产智能手机行业的转型,除了上面提到的外形、材质、系统、价格等方面的本质属性提高以外,更重要的是构建良性、可持续的生态圈。以小米为例,近日3亿美元投资爱奇艺、购买优酷千万美元股票,就是在内容资源上武装自己。将内容资源和旗下智能手机融合起来,搭建闭环生态圈,无疑会增加用户黏性,提升品牌价值。

  相信在接下来的时间中,有资格建立生态圈的巨头厂商都会跟进,最终打造类似苹果的闭环生态圈——即使Android系统是开放的,但内容可以是独占的。而那些无力将内容资源收入囊中的二三线厂商,只能进一步在手机自身属性上进行创新,避免掉队。一旦有一步走错,很可能就会遭受灭顶之灾。(科技新发现,文/王利阳)


关注集芯城微信号:icjxc520,最in电子产业资讯、深度商情报道、电子采购分销行情应有尽有!

集芯城

集芯城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34206-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安静高效的电机控制——这才是正确的方向!
  • 为何选择集成电平转换?
  • 无线充电基础知识及应用培训教程2
  • PIC18-Q71系列MCU概述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