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和短信说再见了吗?

发布时间:2014-2-2 18:50    发布者:lichen
关键词: 短信
相信在春节期间,手机短信仍然是一种流行的拜年形式,但各种数据显示,拜年短信的数量在不断下降;反而微信、视频等形式,在不断攀升。显然,在3G、高速 宽带逐渐普及,微信等IM软件安装量巨大的情况下,用户已经拥有更多的问候、社交形式。那么,70个中文字符的短信,是否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呢?

6.jpg

短信的出现及流行

9.jpg

Orbitel 901

最初的短信出现在1992年,通过沃达丰的Orbitel 901发送,这是一款有线的、体积巨大的模拟通信设备,同时除了自身之外,并没有其他设备能够接收文字信息。而在进入GSM数字蜂窝时代,[url=]诺基亚[/url]在1993年推出的1011,虽然外形巨大体积沉重,但却是首款真正支持短信的数字手机。

10.jpg

诺基亚1011

当然,新事物出现伊始并不容易普及,直到1995年12月T9输入法出现之后,短信的发送量才逐渐增加。其中,部分的增长要得益于全[url=]键盘[/url]手机的出现,比如诺基亚9000移动通讯器,是要比[url=]黑莓[/url]850还要更早推出的全键盘手机。

此后,短信息成为了一种最流行的手机通讯形式,仅在2002年的中国,就达到了900亿条。

MM“彩信”的出现

11.jpg

在2002年,MMS多媒体短信技术首次出现,但直到2004年,才由欧洲的运营商逐渐普及。此时,诺基亚、[url=]摩托罗拉[/url]等主流手机厂商也开始将拍照、发送“彩信”,可以在消息中加入图片、视频、声音文件,同时不限制字符数。不过,由于容量的限制(最大支持100KB),MMS并没有获得短信般的成功。

截止至2010年,全球短信发送量已经达到了4.1万亿条,短信的发送量还是呈增长态势的。

智能手机和IM软件的兴起

13.jpg

在2009年,智能手机逐渐兴起,同时类似“What’s APP”这样的互联网IM软件也让用户倍感兴趣,被视为短信的取代者。此类应用可以让用户通过WIFI、3G网络免费发送文本、图片、视频及语音短信,不仅降低了通讯成本,同时内容也更为丰富。

随着智能手机进一步的普及,以微信为代表的IM软件新生力量,几乎已经成为了用户首选的非语音通信方式。而苹果公司也在iOS设备中加入了“iMessage”互联网短信功能,进一步降低了传统短信的吸引力。

下一个“短信”会是什么?

随着IM软件、社交平台以及4G网络的逐渐普及,我们也在期待另一种统一的新型沟通方式出现。当然,短信发送量虽然连年下降,但仍有不可取代的技术特点,比如多设备兼容性、成本低、不依托数据网络等,但我们相信,很快就会与它彻底说“再见”。

来源:techradar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26140-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无线充电基础知识及应用培训教程2
  • 安静高效的电机控制——这才是正确的方向!
  • 无线充电基础知识及应用培训教程3
  • 为何选择集成电平转换?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