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3D打印技术真正产业化还需要十年

发布时间:2013-3-3 16:19    发布者:1640190015
关键词: 3D打印
  3月1日4D打印概念股的集体涨停,再度引发了公众对3D打印技术发展的联想。记者1日采访的多位南京业界专家,均看好3D打印技术前景,并大胆预测,该技术颠覆传统制造业的时间或许很短:仅需十年。

  小到食品、大到航空产品、甚至是月球基地,都能够“打印”出来。目前世界上一些国家已实现利用3D打印机打出汽车、手机、人体肝脏等。制造原理是,不需要任何模具,利用二维面“叠加”成物体本身。

  “实际上,3D打印技术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出现了,最早叫‘快速成型技术’。这就有点像‘物联网’概念,其实射频技术早就有,也是近些年才被统一到这一概念下。”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杨森说。

  30年后,3D打印技术日益成熟。“我认为,这种技术取代、或者部分取代传统制造业,10年就可以了。”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许映秋说。

  许映秋曾从事材料成型、控制、数字化等3D打印技术“一条龙”研究工作。她认为,该技术对原有制造工艺是一种颠覆,将带来革命性变化。

  “3D打印材料品质有所不同,早期用纸质,后来是陶瓷,现在金属也可以了。虽然,将金属粉末粘结在一起、焙烧,产品精度不高,但可以通过一些工艺,使其强度增大,打印技术制造方法可以替代传统加工方法。”许映秋说。

  从事该领域研究十余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快速成型应用中心教授田宗军表示认同:十年是一个“坎”。“3D打印技术的产业化,需要十年左右,产业链的形成、成熟,都要一个过程。”

  在田宗军看来,3D打印技术的长处、劣势都很明显:优点是不需要任何铸造模具,直接打印,任意成型,所见即所得,生产周期短,还能远程制造,短处是目前制造成本较高,按克计价,一克卖价在几十元至几百元不等。

  中国的一些高等院校、企业已涉足该领域。杨森表示,中国对3D打印技术的研究起步并不算晚,目前西北工业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已对3D打印技术投入研究。(江苏新闻网)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11043-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EtherCAT®和Microchip LAN925x从站控制器介绍培训教程
  • MPLAB®模拟设计器——在线电源解决方案,加速设计
  • 让您的模拟设计灵感,化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 深度体验Microchip自动辅助驾驶应用方案——2025巡展开启报名!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