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增益规格为何如此不对称?

发布时间:2015-10-29 15:41    发布者:designapp
关键词: ADI , ADC
  一些工程师在设计过程中经常会发出疑问“为什么ADC的额定最小和最大增益误差相差如此之大?”在此将针对该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给予解答。
  为特定应用选择高速ADC时,增益一般不是关键规格。在设计阶段会更重视噪声、失真、功耗和价格。但这些年来,我们了解到,一旦ADC和信号链中的所有其他器件得以明确,某些幸运的工程师会计算复合信号链的增益,判断它会如何影响系统。ADC通常不是总偏差的主要贡献者,但某些器件要比其他器件更糟糕。
  增益误差指实测满量程与理想满量程之差,通常用满量程的百分比表示。 我看到过的最差增益误差规格是±10%FS,相当于±1dB。 让一些用户担心的是,某些ADC的额定最小和最大增益误差似乎极不对称,对此我表示同情,有些器件的最小和最大%FS规格为–6/+2、–1.5/+3.5,甚至–10/0。用户对此类规格一般不会感到懊恼,但它们是模数转换器,并非纯粹的模拟器件,因此大多数咨询只是想了解其中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会有很大差异呢?影响增益误差的因素有多种,包括基准电压误差、基准电压缓冲器增益误差、多通道ADC的通道间偏差,但头号因素却是真正的标称输入范围与额定标称输入范围不一致。这听起来可能很荒谬,但其实是有一些合理原因的。用户可能绝不会想到的一个原因是,目标输入范围常常是在设计或测定ADC之前设置,因为该器件可能要与另一器件功能相容或引脚相容。最小/最大增益规格为–10/0% FS的器件就是这种情况,其设计必须与原先的设计功能相容,而后者指定2-V p-p输入范围,最小/最大增益范围为–4.2/+4.2%。
  如果ADC的增益变化在信号链内很显著,我建议重新定义标称输入范围,使其位于分布的中心。对于–10/0%FS器件,只需将标称输入范围调低5%,即设置为1.9Vp-p。希望以上说明有助于澄清困惑。
  作者
  


  David Buchanan于1987年获得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电气工程学士学位。他先后在STMicroelectronics、Adaptec和ADI从事市场营销和应用工程工作,熟悉各种高性能模拟半导体产品。 他目前是ADI公司高速转换器产品线(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博罗)的资深应用工程师。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55082-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iscover浏览资源
  • Dev Tool Bits——使用条件软件断点宏来节省时间和空间
  • Dev Tool Bits——使用DVRT协议查看项目中的数据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ata Visualizer进行功率监视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