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导热结构胶CTP力学实验Q&A

发布时间:2023-4-13 14:39    发布者:导热材料Macy
关键词: 导热结构胶 , 汽车 , 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导热结构胶CTP力学实验Q&A
点击:1777 日期:2021-07-21 选择字号:[url=]小[/url] [url=]大[/url]

      电池包安装在车辆上,需要满足汽车运营条件下的苛刻力学环境的要求,目前国内对于汽车动力电池导热结构胶CTP力学实验没有制定统一的测试标准,测试方式不一,导致结果数据也有很大差异。金菱通达基于国际国内测试标准,结合多年测试经验总结出了一套可靠度高,直观高效的导热结构胶CTP力学测试标准。
      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以下是GLPOLY与某知名动力电池制造企业开展的动力电池导热结构胶CTP力学实验专题会Q&A:
      Q:产品属于什么体系?玻璃化温度范围多少?
      A:属于橡胶软化环氧体系,玻璃化温度低温在-45℃以下,高温在75℃以上。
      Q:橡胶与环氧的比例如何?橡胶引入同时,它的特性(环境影响、硬化、开裂等)问题会不会体现到产品上?橡胶+环氧属于2种材料组合,会不会出现导热不均匀问题?
      A:・不同产品型号比例会有少许差异,大致范围是,橡胶:0.5-1.5(约20%),环氧:0.5-1.2
      ・橡胶老化需要与空气中的氧气起作用,用在夹心饼干结构中可以杜绝;比例较低; 耐热性与环氧是同级别。因此,可以叠加橡胶和环氧各自优势,不会对产品产生负作用影响。
      ・界面粘结不单通过环氧的粘结力起作用,更多的是通过耦联剂产生化学作用去提高粘结性。橡胶与环氧是非物理性混合过程,温度、压力变化对导热系数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界面热阻(1mm厚度)通过上千次统计测试结果得出,占整体1%以下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不会出现导热不均匀问题。
      Q:剪切粘结强度测试方法及界面搭接厚度如何管控?剪切样不在一个平面内,拉伸过程中如何保持平衡度?
      A:・通过搭接(宽度是15 mm和12.5mm)测试,用模具台阶高度去控制胶层厚度。
      ・胶层厚度带来的力矩变化与板的长度有关,当客户应用粘接面的力矩足够长(如大于100),在0.5到1点几毫米范围内剪切粘结强度是不受影响的。经过DFMEA分析,考虑到板存在反向剥离力,只要强度大于8MPA,汽车应用中是绝对不会有问题的。
      Q:拉伸强度测量用的胶板材怎么做的?过程中会不会产生气孔?切割时边缘会不会有造成损伤及影响?
      ・采用国际标准的刀模压制出来的。把胶注入框中及滚轮压平时有技巧,可以排除气泡产生。
      ・固化到T10状态时切割(完全固化前),刀具要求很高(卷边等不允许),边缘切割不会出现问题。
      Q:拉拔强度是怎么测试的?圆柱体样片厚度如何控制? 测试过程中圆柱头的轴心会不会出现偏移现象?
      A:・圆柱体(直径25)对接,圆柱体样片厚度也是通过模具控制。
      ・轴心度取决于测试的夹具和挂具的制造精度,经过训练的操作人员按国际要求操作手顺要求去测,再加上目视确认,可以判定离散度的标准方差是没有问题的。(国际标准的标准方差在平均值的3%以下)。
      Q:测试应变值(位移变化量)是用实验机换算?还是用引伸计测量?圆柱固定销可能间隙,误差会不会对型变量值产生影响?
      A:用实验机自带系统换算。拉力计精度及销的材质差异会导致在拉伸起始时会有大的变动,进入受力状态后可以忽略不计。
      Q:如果想了解不同温度下产品表征,不同温度点的数据如何获取?
      A:通过保温盒(循环液保温)一边保温一边测试,预恒温时间考虑到是导热系数较强的材料,基于数据可以信度来说,一般15分钟足够了。
      Q:我们的胶会做动态力学分析吗?
      A:产品定型后会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测试。目前通过公司经验总结出来性价比最高、最直观、测试速度最快的方法是硬度法。经过测试验证得出,不同硬度下,剪切粘结强度相关系数大于0.95情况下基本呈直线,因此通过测硬度与时间的变化曲线即可表征固化程度。此方法是本公司经过长期摸索总结出来独有的。
      Q:粘结性能的动态、疲劳耐久特性是否有考虑?
      A:配方设计时有考虑此问题,从材料专业性角度来讲,此产品耐疲劳性比轮胎,洗车玻璃上的密封胶要强几百倍,我们有信心.最终我们会测试相关数据,让客户信服。
      相信通过以上专业问答,您对GLPOLY的动力电池导热结构胶CTP力学测试标准有了初步了解,如果想要获取更多咨询欢迎随时联络,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导热解决方案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18333-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