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也推出了VR平台Alloy 但它强调的是虚拟和现实的融合

发布时间:2016-8-17 13:59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虚拟现实 , VR平台 , 英特尔
来源:腾讯科技

尽管英特尔喊了多年的转型并没有出现太大的效果,但好在这家芯片业巨头似乎对未来更有方向感了。

在去年的开发者大会上,英特尔对外进一步展示了在物联网方面的雄心:想要连接一切设备。转型中的英特尔以一个更具活力的、更年轻的形象出现在舞台上:小轮车特技运动员从英特尔首席执行官科再奇头顶上一跃而过、英特尔高管与年轻的电子游戏专业选手同台竞技、将智能芯片嵌入到婴儿座椅中以及机器蜘蛛在台上集体起舞,但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展示甚至可以称为是表演过后,或多或少会让人觉得,英特尔在物联网方面的布局头绪繁多,但并没有明确的方向。

但在今年的IDF上,去年的那种“缺乏方向感”似乎不见了,英特尔在物联网的布局方面显得更为专注,重点更加明确,今年更有“方向感”的英特尔展现的更多的是一个行业领军者的大公司姿态,打造平台、强强联合的意愿体现的更为明显,这些领域包括虚拟现实(推出Project Alloy虚拟现实平台并宣布与微软合作)、自动驾驶(与汽车厂商宝马合作欲制定未来无人汽车行业标准)以及与工业产业更紧密的结合(与通用电气的合作)而进一步扩展至智能城市。

VR平台成最大亮点

在今年的IDF上,英特尔推出的Merged Reality平台Alloy无疑是最大的亮点,该平台实际上也是英特尔Realsense技术在多年积累后的一次阶段性的重要实际应用展示。与目前主流的高端VR设备需要连接高端电脑设备以及在室内布局传感器所不同的是,英特尔在当天所介绍的Alloy平台,强调全一体化,即用于数据计算的高端PC芯片、传感器、摄像头、电池等全部集中在头显设备中。

在当天的演示环节,佩戴Alloy平台原型机的英特尔员工展示了该一体化VR设备,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与目前其他的主流VR或AR设备所不同的体验:佩戴者在佩戴设备后,首先进入的是虚拟世界,并且可以在该世界中任意行动同时眼前的景象会进行实时的反馈,与此同时,当外界现实的物体足够近时,现实的物体或人物就会像“闯入”虚拟世界一般,呈现在佩戴者的视野内,形成与虚拟世界相结合的景象,避免了佩戴者与周围环境发生碰撞,同时,佩戴者也省去了使用外部控制器的繁琐过程,直接用手或其他身体部位便能与虚拟场景进行互动。

据英特尔新技术事业部副总裁兼感知计算事业部总经理鲍克勤(Achin Bhowmik)介绍,Alloy虚拟和现实结合的场景体验的实现,得益于Realsense技术的应用以及嵌入其中的性能堪比PC性能的英特尔处理器芯片的运算。

但与此同时,一体机在省去繁杂部件的同时,最大的弊病在于体积和重量控制,这也是该平台在未来进一步完善时亟待应对的首要问题,由于将芯片、传感器、摄像头、电池等所有部件全部整合在单一设备中,必然导致设备的整体体积和重量超过其他主流的VR设备,鲍克勤对腾讯科技表示,目前英特尔展示的是最初的原型机,未来与硬件厂商合作将对重量进行优化。

除了公布VR平台外,英特尔还在当天公布了包含处理器、蓝牙传输等部件的Euclid设备,可应用于无人机、智能汽车、机器人等设备,还有提供给创客的Joule芯片组平台,用于更贴近消费者的轻型设备的开发应用。

转型仍在进行中

尽管在今年的IDF上,英特尔所探寻的物联网的新业务方向的重点更加明确,但事实是,英特尔的转型依然仍未完成。

英特尔最新一季度的财报显示,受到PC市场整体下滑的拖累,这家处理器芯片巨头的增长缓慢,营收同比增速只有3%,营收占比最大的依然是传统PC业务和服务器业务,分别为73亿美元和40亿美元,而近年来不断强调的物联网业务营收依然只是零头,不足6亿美元。

实际上无论是外界还是英特尔内部,大多数人对于英特尔这家公司依然保持着固有的成见,很多人的认识依然停留在英特尔是一家做通用处理器芯片的公司,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旭在当天接受采访时表示,不仅外界这样认为,英特尔自己的很多员工也存在认识上的固化。

“如果你问10个英特尔员工,也许有9个会说英特尔就是做芯片的。”杨旭说。

他表示,谈到传统的处理器芯片业务,英特尔多年的积累已经拥有了丰富的经验,但在新时代下,需要改变过去的认识。

杨旭实际上英特尔在开发者大会上所展现的各种各样的新奇技术和应用,不仅让外界逐渐认识英特尔正在成为一个和过去不一样的公司,而且也让内部员工看到未来的希望,那就是英特尔还有很多新的技术和业务能够有望在未来获得发展。

在当天的IDF上,英特尔还更多展现出行业领军者的大公司姿态,明确宣布与宝马的合作是要为自动驾驶技术制定行业标准,与通用电气的合作也明确了未来在工业化往智能化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72001-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