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成功研发Wi-Vi技术,可利用手机信号检测墙壁背后移动物体

发布时间:2013-7-1 10:23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Wi-Vi , 透视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e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研究人员日前研发出了一个名为“Wi-Vi”的系统。通过这一系统,用户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发出的Wifi信号检测到一堵墙背后人们的移动情况。而且,这一系统的制作成本和能耗水平远比人们想象中要理想许多。

如果说此前被隐私担忧人士讨论的沸沸扬扬的谷歌眼镜还没有令你感到一丝担忧的话,一种可以帮助人们使用Wifi信号透视墙壁的设备是否会令你坐立不安了呢?

据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目前正在使用一个名为“Wi-Vi”的系统通过无所不在无线网络监测墙壁背后移动的物体。对此,合作开发这一技术的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狄娜-卡塔比(Dina Katabi)和研究生法德尔-阿迪布(Fadel Adib)表示,Wi-Vi系统可以被安装在智能手机或者特制的手持设备中,并且可以被执法部门用于灾后搜救等工作中。

但是,卡塔比认为这一系统也可以被普通消费者所使用。比如,如果你独自一人在夜间行走,并感觉到有人在跟踪你,那么你就可以用它来检查围墙后或拐角处是否有人。

与此同时,外界目前还完全无需担忧有人会使用这一设备在宾馆的隔壁房间对你进行“偷窥”,因为这一设备目前的成像像素还非常低,其成像水平甚至还比不上医用的X光,只是有些类似于跟踪飞机动态用的机场雷达而已。不过,卡塔比和阿迪布表示,他们目前正在就如何使该设备拥有更高的成像分辨率展开研究,该系统或许在未来某一天可以显示出可识别的人脸。所以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政府相关部门最好还是进一步完善有关如何使用这一设备的相关法律法规。

“就像世界上所有其他技术一样,重点是在于人们会如何使用它。”卡塔比如是说道。

据悉,Wi-Vi系统主要通过对外发射Wi-Fi信号穿透墙面,并通过其反射回来的方式判断出墙面另一端物体的主要轮廓和移动情况。为了更好的获得回传信号,该系统会同时发射出两道频率不同的Wifi信号。如果其中一道信号检测到一个静止不动的物体,那么另一道信号则不会继续对该物体进行探测。如果该系统探测到了移动的物体,那便可以在设备屏幕中进行成像显示。而且,该系统甚至还可以实时监控到探测对象的不同动作。

需要指出的是,Wi-Vi系统会自动忽略其他所有事物的反射,如来自物体的反射等,而仅仅关注那些来自移动的人反射出的信号。此外,它还可以确定房间里正在移动的人数以及他们之间的相对位置。

卡塔比表示,这一系统的工作原理有些类似于声纳和雷达系统,但却更加廉价,也不需要大型设备支持或者获得政府部门对于电波频率的使用许可。目前,这一Wi-Vi系统相较于雷达这些大型系统的最大优势便在于其成本、能耗以及设备规模。卡塔比表示,这一系统的编码程序可以被预置到一块硅面板中,而将其内置到智能手机中的成本也不会比一个普通的Wifi模块高出多少。

“这一系统所用到的所有元件和一台手持Wifi设备完全一样。而且,这一系统不会对设备的电池续航能力造成太大影响。”卡塔比说道。

潜力巨大

卡塔比认为,一台具备穿透墙壁探测能力的手持设备将拥有巨大的使用空间。目前,美国军方所使用的雷达系统体积十分巨大,一般都需要使用卡车进行运输,但军方在部分情况下也需要使用类似手持雷达设备来帮助自己展开工作。

除了军用领域之外,Wi-Vi系统还有望在诸如房屋倒塌和地震等灾后搜救工作方面发挥巨大作用;警察可以使用这一设备在夜间突袭犯罪分子老巢前预先探测屋内的移动情况;游戏玩家则可以在将其同游戏手柄配合使用的情况下,在走到另一个房间后继续利用其进行游戏。

卡塔比表示,由于这一设备成像的低分辨率,人们的隐私信息得到了很好的保障。比如,该设备可以在不安装屋内摄像头的情况下远程监控屋内老人什么时候起身到厨房倒水,而这样的监控方式通常不会让人感到自己的隐私受到了侵犯。

旧金山电子隐私集团电子前沿基金会(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律师哈尼-法科郝瑞(Hanni Fakhoury)认为,无论这一设备是被执法部门还是个人使用都将带来一系列目前法律还无法回答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地理位置数据也是隐私信息的一部分,因为即便是你在屋内的移动情况也可以透露出有关于你的许多信息。”法科郝瑞最后说道。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16861-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