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3-1 17: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季 画板这个事儿
这集本来想说说ECAD这个工种压力怎么个大法,不是□□□□大法,是压力大法,是“你丫力大吗”的大。后来一想啊,看我帖的大部分都是没干过ECAD的,为了大家能更好地理解我后面的文字啊,我先给没画过板的,根本没干过硬件的,过路的大爷大妈们,讲讲画板是怎么回事儿。力大的事儿第三集再说。
本集主题——画板这个事儿。
先讲讲正规流程啊。“正规”的意思是理想状态的流程。
比如我是画板的,需要哪些前提工作呢?
首先,最主要的,得先拿到原理图;
其次,我得知道板厂的工艺水平,我画出的图来板厂能不能做出来;
然后,我得把电气规则、贴片工艺,壳体干涉了然于胸,对我来说呢,是了然于心,原因大家都知道了,我没有胸;
其他的呢,就是需要你对软件操作熟练啊什么的,然后你就开始画线就行了。
听起来挺简单的是吧。下面我来详细说说具体操作。
实际操作起来和开始的计划能够差多远呢?比如说美国特种部队啊,接到一任务,说你们中午吃饱饭,下午啊,几个人去把张三给我抓回来,这张三啊,是一国际大毒枭的手下,他呢,也不是个重要人物,所以平时戒备不严,今儿下午呢,他在二奶那喝酒,随身就带个一米六的保镖,你们速去速回。特种部队一听小case,去了十个人,回来一个。怎么回事儿呢,保镖是李连杰,另外情报失误,张三那二奶是武器贩子他闺女,随身带了150个保镖和200架火箭炮, 提前还知道他们要来,沿途设了250个路障,埋了580个地雷。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啊,驱动的不知道画板的是干嘛的,画板的不知道软测是干嘛的,PM不知道行政干嘛的,库房的不知道认证的是干嘛的,DCC不知道射频是干嘛的。所以经常有互相歧视的现象,不好意思说别人啊,比如说我当时干的最累的时候,看谁都像吃干饭的,就我最牛啊,全靠我撑着公司。这么说也太夸张 了,反正就这意思吧。
反正有人就觉得,你不就是画个板儿么,默默唧唧干那么些天还出错。
亲娘那,冤枉啊。
04年我进德信的时候,人口比较少,德信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作还比较随意啊。比方说啊,就打比方啊,具体事情太多了记不清是谁了。
拿到原理图之后,王琳说,你们先走线啊,我们去 review原理图去。板画一半了,原理图review完了。一看,不对啊,camera连接器40根线画反 了,LCD也反了,哎呀,键盘定义也反了!好家伙,前三天都白干了,改吧。哼哧哼哧又干了三天,结构的来了,哎呀,不行啊,ID改了,你这个LCD位置 啊,需要往左移5mm。挪吧,不挪装不上壳啊,40根挪完了,结构一看,不对啊,他说你挪反了,叫你往左,我说是左啊,一看,原来他说的是从背面看过来的 左。
曾经有一次啊,这个赵晓松肯定印象深刻,当时他陪我加班到晚上十一点,一个四层小板,屏来回来去挪了三四回。后来我往卫生间去哭了三四回,委屈啊。这个丢人的事儿不提也罢。
另外我这一边走线,一边改原理图的,最让人恨。画原理图的觉得我这不是着急嘛,PM催呢,我先用一个50pin的连接器放这儿代替一下,回头找到合适的 40pin,一替换就行了。说的容易,回头我一点ECO to PCB,画好的40根线全没了。(这个是由PADS的特性决定的)
你就好比你拿绣花针啊,煤油灯下绣了三天三夜,绣了一对鸳鸯,栩栩如生,自个儿怎么看怎么好看,正欣赏呢,上面来人了,说鸳鸯不好看,改鹅 吧。又三天三夜加班加点绣了一对鹅,上面人说不好,改成一对野鸡。
我……,你……
你知道绣花针和鼠标有啥区别吗,鼠标戳人不疼。
所以呢,党中央三令五申,一定要原理图 fixed了再走线。后来康晓岩,康儿,颁布了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原理图fixed了以后再交给ECAD画 板,一旦ECAD开始走线了再改原理图,罚钱!
可惜,这条圣旨颁布了以后我已经从ECAD出来了,没赶上好时候。
画板的另外一难,难的是你得把所有规则了然于胸 /心。
哪些规则呢?详见ECAD checklist V2.6.xls,这个文档只是针对DragonFly平台总结的,当然了,其他平台的规则还没包括在内,欲了解详情的,请参各大芯片spec倒数第N 页。
大概说说都哪些:
1. Clock (所有时钟,比如cpu的,camera的,LCD的,)
2. audio(receiver,speaker,mic,headset,BT,FM……)
3. RF(所有线射频线)
4. Power(所有电源线都加粗)
5. 其他走线,比如USB,ADC等
以上我总结的不是很全,真要都列出来,A3纸得三页。
线也分三六九等。重要信号,强干扰源,弱信号敏感信号,都是上等线,立体包,上下前后左右,都得是地,不许侧漏,比苏菲效果好。
中等线是左右包地,上下层可以垂直交叉些其他线。
下等线是尽量包,实在包不上就拉倒。
不要以为下下等的线没有要求,有。比如键盘走线,从键盘出来, 就得进ESD,据说啊,静电是一股强大的神秘力量,所以从键盘出来,走线要加粗。
规则很多,你第一次画还不一定能记得住,所以高手画原理图,都会在原理图上做标注,哪根需要包,哪根需要加粗,都标出来了。最后ECAD拿到原理 图,图上都是圈圈和叉叉。
你说ECAD的生活就是第七日,生活就是一个板儿接一个板儿的画,哪有时间看IC spec,layout guide line,都得PL看完了,告诉ECAD。(从这就看出ECAD就是没什么技术含量,小工,画的再好,学不到东西)
另外就是板厂的工艺,你得知道,而且板厂很多,每家工艺可能不太一样,有的能做0.2的孔,有的不能,有一回一小FPC,走不出线来,老余把过孔 0.3改成0.2了,数据发了,板厂的人找上门来了,各位大哥,小弟也很想接这个单,但是0.2的孔小弟做不了啊。
我也出过一回错,之前问一大哥,埋孔和盲孔之间间距留多大啊?这大哥特热情,告我说没有要求,好,画完了,板厂又疯了,骚信牛小武也疯了。
这都是04年或05年的事儿,大家都犯过大大小小的错,后来就好了,说实在的,要不是康兜着,我们几个画图的可能都死好几回了。
板厂工艺都有什么呢,想知道吗?不想知道的跳过这段啊。
板厂工艺:线间距,线宽,最小钻孔孔径,孔外径,铺铜与元件间距,丝印与焊盘间距, 绿油与走线间距,表面处理方式,你是要OSP还是镀金啊,还是OSP+镀金啊,什么样的板材,什么样的厚度能满足阻抗线要求,尺寸公差啊之类的。
比如说2mm的走线能过流多少安培啊,这不是工艺,这是电气规则。(当然了,这个括号里的内容比较重要,因为我后来研究过国外一个人写的一本关于 PCB的书,走线的过流能力和走线在哪层,铜皮厚度,走线宽度都有关系,这个人特别牛,是IPC委员会的委员,闲的没事就定一些标准,副业呢,就是写书赚钱。IPC呢,就是PCB的国际通行标准,画板的制板的贴片的都得按这个来,相当牛逼,他们那些人这辈子就指这标准活着,所有标准摞起来,可能有200来 米高吧。话说我拿这本书里的标准一算,咱们以前认为2mm过流2A的认识是错误的,1mm宽1盎司厚的铜线过流1A是正确的,但线宽和过流能力不是线性 的,2mm最多过1.6A)
上两段写的颠三倒四,这段来写写贴片工艺,不爱看的已经都知道的也可以跳过啊。
贴片工艺包括元件间距,绿油开窗,钢网开孔,测试点怎么放, 工艺边留多少等等。
像绿油开窗和钢网开窗(负片)都是做库的高振山高工来考虑,我们只需要考虑元件间距就行了。板子大的话都不是问题,板子要是小 了,就差那么一个0402的电阻,放不进屏蔽罩里,怎么办?挪了250个件,挤出那么点地方,放进去了。过了三天,发现走线走不出来。
另外就是测试点要注意,测试点要大,间距要大,不然做夹具的骂街。
写到这个我觉得挺累的,工艺啊规则啊方面的好多人懂,我就不得瑟了。
写写走线吧。
好比说我吧,看到慢屏幕白色的飞线就大脑抽筋,后来我把白色改成黑色,黑色改褐色,褐色改绿色,依然改不了我蓝色的心情。
有段时间江湖上奔走相告,小孟走线走的快啊,大家把板都交给小孟画啊!
曾经我旁边坐着崔霆,我刚花4天时间画完一板,于是跟崔霆夸下海口,下一个板,你看着啊,也四天!结果崔霆瞪着俩眼看了6天,也没画完,你看崔霆眼睛现在还红着呢。
其实这俩板难度差不多,但是因为人的状态啊,板子大小啊,稍微有差异,这一稍微,也许就半毫米的板边差距,2天出去了。
所以你光看见我画了4天那个呢,没看见我画14天没画出来的那个。
再说了,我那4天是什么状态,布局完了,对着飞线,我拎起鼠标,运一口气一跺脚,脑子走的 比鼠标快,所谓“仓啷啷把出宝剑,哗啦啦马踏联营”!到第四天头上,两口鲜血喷到显示器上,板子完了,我也差不多完了。
关于软件啊,PADS,太熟了。你得熟到什么程度呢,会使用pads走线不行,你得知道什么情况下会出bug,出了bug怎么补救。比如说,画板时不能开金山词霸,license丢了你怎么办,等等。当年事故太多了,辛苦画了两天,PCB文件“fatal error”这俩字儿出来你什么感觉,就好像你钻进航天飞机,飞到火星,从火星上回头一看,地球被一颗小行星给撞上了。
软盘硬盘移动盘U盘里一通乱找,找不回来。曾经还有电脑崩溃,只好摘硬盘。
后来学精了,新招来的ECAD,时召磊给他们讲的第一课就是如何备份。
上面罗里啰嗦颠三倒四写了这么多,就是告诉你ECAD是干嘛的。
下一集再进一步讲讲为什么画板的丫力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