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电脑HDD出货量将创最高纪录 增长将来自超级本、即将发布的Windows 8和云计算

发布时间:2012-9-27 17:33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HDD , 硬盘
作者:Fang Zhang

据IHS iSuppli公司的存储市场简报,2012年硬盘(HDD)年度出货量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不但消费与企业领域的需求增长,而且超级本的需求也在增长,将帮助硬盘产业克服第三季度的颓势。

预计2012年总体PC市场的硬盘出货量将达到5.24亿个,比去年的5.025亿个增长4.3%。2012年出货量将创下硬盘产业的最高纪录,但好景不长。实际上,预计硬盘出货量将持续爬升,每年出货量都将更上层楼,至少直到2016年。预计2016年出货量将达到5.751亿个,如图5所示。

预计2016年出货量将达到5.751亿个

预计2016年出货量将达到5.751亿个


上述预测只涉及销往所谓PC计算领域的硬盘,包括用于台式机和笔记本的客户硬盘,以及用于服务器和存储系统的企业硬盘。预测中不包括用于汽车、外置硬盘或DVR设备等消费应用的硬盘出货量。不同于在PC领域的亮丽表现,今年与消费相关的硬盘出货量将低于2011年水平。

硬盘出货量较上年增长,是因为消费者与企业需求上升,他们都需要越来越大的硬盘容量来存储音乐、视频以及其它形式的社交媒体内容。随着下载媒体内容变得越来越方便和便宜,扩大存储空间的要求将继续存在。

两大因素的强手发力,将是推动硬盘产业增长的另一个动力:超级本,以及将于10月发布的in-dows 8操作系统。

一般认为,这两大因素是PC产业挑战智能手机与苹果iPad等平板电脑的最佳希望。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不断侵蚀一度非常红火的移动电脑市场,如笔记本和上网本。PC产业复兴,也会让硬盘产业,尤其是企业硬盘市场,通过供应电脑存储媒介而受益。

这些令人鼓舞的因素将帮助今年硬盘产业实现增长,同时抵消第三季的平淡表现。硬盘厂商认为,全球经济形势黯淡,以及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侵蚀PC市场,导致第三季硬盘市场表现低迷。

然而,IHS iSuppli公司预测,较长期来看,硬盘产业仍有望提高需求。市场快速复苏,确保现在已经完全摆脱去年泰国洪灾的冲击,硬盘制造业务已全部恢复正常。此外,预计经济将很快复苏,届时将刺激服务器与存储升级的需求。企业市场提供的在线云存储服务增长,也将有利于促进硬盘产业发展。

总体来看,2012年硬盘出货量预计增长,将推动其营业收入从2011年的279亿美元上升到330亿美元。营业收入增长将归因于硬盘出货量温和上升,以及硬盘平均销售价格比去年劲升18%,这将是该产业的最高纪录涨幅。

光驱市场趋于下滑

PC存储产业中的光驱(ODD)领域,今年出货量与营业收入都将低于2011年。由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把媒体内容传输到设备之中,超级本和其它超薄PC将淘汰光驱。电脑传统上通常安装光驱,用于观看或拷贝视频、音乐和照片等媒体。虽然光驱产业一直致力于开发更薄的产品来满足超级本的要求,但较高的研发成本,以及对于光驱可能成为过气产品的担忧,均抑制其发展。

2012年PC光驱出货量将减少3.4%,营业收入将下降11.3%。DVD和蓝光驱动器的价格下滑,导致光驱营业收入降幅较大。

Fang Zhang是IHS公司的存储系统分析师。对于垂询本文的媒体,请联系编辑总监兼公关经理Jonathan Cassell,其电子邮件地址是:jonathan.cassell@ihs.com 。对于非媒体垂询,请联系:analystinquiry@isuppli.com

如欲进一步了解该主题,请参阅IHS iSuppli公司的报告: “HDD and ODD Market Expect Push from Windows 8 Launch and Holiday Season.”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goo.gl/Wo7Jm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98312-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基于CEC1712实现的处理器SPI FLASH固件安全弹性方案培训教程
  • 了解一下Microchip强大的PIC18-Q24 MCU系列
  • 无线充电基础知识及应用培训教程3
  • 5分钟详解定时器/计数器E和波形扩展!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