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行业大思考 - 中国电子书产业是不是早产了?
发布时间:2012-9-19 14:11
发布者:绝对好文
听左强讲——电子行业那点事儿 之 电子书行业大思考 中国电子书产业是不是早产了? 2008年,亚马逊开始卖电子书。然而,此前,亚马逊从1996年开始,卖了12年的纸质书,俨然成为欧美占领用户心智的最大的网上图书零售店,这很重要。 电子书和实体书比例.jpg 亚马逊纸质书从1996年开始一次函数增长,与电子书从2009年开始的指数函数增长在2010年交汇了。表面上看是亚马逊网上零售图书15年来的优秀积累,而在亚马逊电子书指数增长的背后,却是欧美出版业10年来数字化出版的积极投入和发展,这更重要。 现在,让我们看一组对比数据: ![]()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 由此,我们清晰的看到,亚马逊运营网上书城15年,已然成为欧美占领用户心智的最大的网上零售书店,其拥有最重要的巨大读书用户群体,换言之,一个读者在亚马逊上绝大多数情况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内容,这很重要。另一方面,亚马逊电子书店的推出是立足于欧美数字出版的10年发展,出版社在一本纸质书出版的同时,多种规格的电子书已经同步形成,因此,这一切都是整个产业链10年持续发展的顺理成章的水到渠成,才形成今天其电子书产业的健康生态环境。 对比之下,让我们掠去躁动的行业浮云,仔细看看中国电子书行业这3年的发展过程。我们不难惊奇的发现,在整个看似热热闹闹的电子书行业的产业链中,这3年,活跃在台前幕后的,即马不停蹄的研发设备、四处奔波的整合出版社、劳心劳力的建设数字书城、起早贪黑的加工数字图书、大张旗鼓的召开行业会议、积极倡导的制定行业标准、激情洋溢的向政府汇报工作的原来始终就只有电子数码及互联网出身的电子书的设备商和网络的运营商,出版社从来没有露过面。面对数字时代,出版社仍旧是国字号坐商,压根就没动,或者说中国出版社压根就是被电子行业推进了数字时代,他们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动,要怎么动? 另一方面,在网络电子书城上,汉王书城是与其硬件在2008年从零起步的,设备跟上了,但书城的用户岂是跨越时间可以打造的。截止到今天,本土没有一家电子书城图书种类和数量可以和实体书城纸质书相比。盛大云中图书馆虽然具备了某些条件,但书籍题材、阅读群体和出版形式都并非大众;当当积累10多年终于修成上市正果,看似具备了客户群体,但电子图书2011年12月才起步而已,在严重缺失了出版业数字化的配套的情况下,也只能优先畅销书,很难短期覆盖全种类图书。 如此支离断裂的中国电子书产业各个环节,由于完全没有过程积累,根本就无法形成携手共进的产业链。换句话说,中国电子书产业是个早产儿,产业链在中国根本还没有形成,这个积累是无法跨越时间的,即使用金钱来加速,也绝对不是仅仅3-5年的时间!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