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史记之彭小峰传
发布时间:2012-7-21 17:55
发布者:1770309616
![]() 彭小峰,光伏圈的大佬,财经界的红人,赛维LDK的老总,曾经一度成为中国能源行业的首富,最年轻的亿万富豪,现任江西省工商联副会长、新余市政协常委。让我们来还原真实的彭小峰,一个草根小人物蜕变成行业巨星之路。 人杰地灵吉安府 山里飞出金凤凰 1975年彭小峰出生在安福县洋门乡坊下村,父母一直在洲湖镇做服装生意。1990年,彭小峰从洲湖中学毕业,考入江西省外贸学校。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的彭小峰基础成绩方面与其他同学相比也并不是很突出。平凡的家境,普通的院校,都有可能成为梦想诞生的摇篮。小时候的彭小峰心中其实早已埋下了光速夺魁的种子——LDK。 彭小峰1993年毕业后,分配到吉安市外贸局工作。3年后,乳臭未干的彭小峰放弃了事业单位的安稳生活,毅然辞职下海经商。 1997年,22岁的彭小峰怀揣想赚学费出国留学的梦想,只身前往苏州创业。不曾想到的是,却一步一步走到了另一个目的地。最初,依靠之前在江西吉安外贸进出口公司3年的工作积累,彭小峰从老客户手中获得订单,做进出口代理。短短数月后,从贸易转向实业,创立了苏州柳新集团,在苏州自己生产手套,并一路从针织手套、化工手套、各种材料手套,扩展到各种服装、眼镜、口罩…… 1997年3月24日,彭小峰注册成立流星实业有限公司,公司主营进出口贸易,是一家专业生产职业安全防护装备的实体企业。创业的道路不可能一番风顺。 2002年是彭小峰长见识的一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专业毕业后,彭小峰出差去欧洲,他了解到欧洲正酝酿修改交通安全法——将反光背心列为汽车随车标准配备,以保障驾驶人夜间下车巡视车辆等情况时的安全。获知这一消息后,彭小峰让工厂立即作好了生产准备。“当时立即想到这个市场非常大”,善于抓住市场机会的彭小峰说。2004年,欧洲的意大利、西班牙率先实施这一要求,国内其他企业尚未有所反应,彭小峰的货已经开始销售,迅速占领30%的市场份额。当年,彭小峰的公司年出口额达到了10亿元。然而,好景不长。随后,彭小峰工厂里的反光背心开始积压,售价越来越便宜,逐渐从40-50美元/件降低到后来的10美元/件,并花费了3年多时间才将库存全部售出。仅仅这一个产品,就积压了大量资金,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彭小峰这样介绍自己的经验,“李嘉诚开始是做塑料花,王永庆开始卖大米,成功之后再介入难度大的行业。”彭小峰认为,选择什么行业创业不重要,重要的是积累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反光背心由畅销到挤压的教训让彭小峰一辈子都忘不了。 “开始没想到这产品只有在汽车突发情况下才需要,而且每个汽车一辈子可能只要配一件。”“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没完没了,”回忆当初创业的挫折经历,彭小峰说,“无论如何,经验的积累是慢慢沉淀的,无论成败都是学习。” 2003年,彭小峰迎来人生最大的转折——从传统劳保制造业改行高科技太阳能发电行业,这与反光背心的教训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当时刚做反光背心,一直关心欧洲的立法,了解到欧洲正对太阳能发电方面进行立法,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发展到无限大的机会,这正是我要找的可以做一辈子的项目。”2004年前后,尚未到30岁而立之年的彭小峰,年轻无畏,把苏州工厂交给父母打理,一个人开始为期两年的对太阳能行业的市场调研。“静下心来了解这个行业的方方面面”,彭小峰说,“也了解了应该找谁来帮助自己一起完成这个事业”。 2004年的彭小峰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研。终于在2005年,彭小峰启动资金5个亿,开建太阳能产业——目前的江西赛维,而早在建厂之前彭就已经确定了高管的名单。在此之后,到2007年6月上市之前,佟兴雪、朱良保、邵永刚等一批当时各自行业里的顶尖人物先后被他挖来。“没一个好请的,都很牛的,特别难请”,说到组建目前这支国际化的团队,彭小峰颇有感触。“我是犹豫了半年左右后决定加盟的”,邵永刚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邵与彭小峰是EMBA的同学,时任国泰君安证券管理董事,有长期投行业务经验。迄今,关于彭小峰2005年创办江西赛维的故事,无论是其本身舍弃劳动密集型产业改道高科技,还是将行业高手悉数笼络到江西新余,往往被冠以奇迹、神话之类的标签。 人才引进需条件 互利双赢传美谈 政府为何能在其创业时借给他2个亿?2005年春节刚过,在江西吉安老家过完年的彭小峰赶回苏州参加商业谈判,但在新余境内因雪天路滑,开的宝马车与一辆大卡车刮蹭。有一面之缘的新余市经济开发区区委书记吴建华帮其找车,彭小峰赶回苏州谈判。新余政府官员的亲商、高效给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个月后,彭小峰扩大劳保产品规模,做出了到新余投资的决策,成立了目前与赛维LDK一墙之隔的柳新工业园。而他正筹划的太阳能产业准备放到苏州。不过,新余市领导知道这个打算后,时任新余市市长的汪德和与彭小峰进行了半小时会谈,汪期望彭能把太阳能产业放在新余。“我选择苏州,人才、融资、配套都有优势;但新余没有,我就开了三个条件。”彭小峰介绍说,一是资金,二是人才,三是电力供应。 譬如资金,彭小峰的劳保厂在苏州,融资容易;而且苏州对太阳能产业有认识,而在新余毫无资产的彭小峰一谈到太阳能,很多银行都以为是生产热水器的。新余市政府答应了这三个条件。不过,2亿元,对当时的新余市财政来说不是小数目。2004年全年,新余市财政总收入不过18亿元左右。“这笔钱我们在上市前都还了,不仅还钱了,还还了利息,利息比银行贷款还高。”彭小峰这样解释这笔借款的后续故事。最终,这个冒险的故事成了互利双赢的美谈。迄今,新余成为江西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 直至2006年2月,彭小峰一直担任集团首席执行官。2005年7月,彭小峰注册成立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亲自担任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从2005年筹备,2006年投产到2007年上市,江西赛维创造了一连串奇迹后,也创造了所有在美国纽交所单一上市的中国企业最大规模IPO的纪录。“私募完成的时间比计划晚了一天,上市完成的时间比计划早了一天”,这是对江西赛维有科学规划的彭小峰津津乐道的事情。 跻身中国十大富豪行列事实上,就在2005年,彭小峰在太阳能产业建成之前到东南亚、欧美、日韩等国考察,将这些地方数百吨半导体级硅片的边角料全部低价收购;同时,他一次性订购了铸锭、切片设备生产企业GT-Solar近乎70%以上的年产能。GT是全球唯一能提供太阳能发电产业全套生产设备的公司,设备具有很长的交货期,其它新进者要进入这一行业,只能等一年后才能拿到设备。当时,全国各地的风投似乎都知道了精明的彭小峰的太阳能发电发展计划,大批风险投资汇集江西。邵永刚成为引入私募的主要负责人。“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我们需要各种渠道的资金。”彭小峰介绍。“每天每分钟都要使出12分的精力,”邵永刚介绍,“白天、晚上都在跟私募博弈。”从最初接触的60家私募,在5到7个月时间里,谈到只保留下3家。 邵永刚觉得自己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分三次引入巨额资金后,彭小峰在江西赛维的股权仍然保持在70%以上,而行业因引入私募导致控股权丧失的情况并不鲜见。 2007年6月,赛维成功在纽约上市。迄今回顾来路,彭小峰说,在江西赛维,还没做过让自己懊恼的决定。而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同资金来源一样,所有的人才、技术、市场都是在一个国际化的平台上规划运作。彭小峰评价自己的公司:“只不过制造基地在中国,其他都是国际化的,资金总部在美国、战略投资在上海,主要市场在国外,人才也是国际化的。而我的时间,是三分之一在国外,三分之一在江西,剩余的在全国各地跑。” 赛维LDK成功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成为中国企业历史上在美国单一发行最大的一次IPO。彭小峰成为胡润百富榜上白手起家的最年轻的亿万富豪。2007年,32岁的他以400亿身家排名百富榜第六,是中国能源行业的首富。事实上,30岁之前他已身家过亿,不过,30岁这一年,他舍弃了从事已久的传统制造业,改行从事在外人看来是高科技的太阳能发电行业。舍命一搏,而立之年的彭小峰梦想让自己的企业有朝一日与微软、英特尔齐名。 青云直上风光满 日薄西山泪始干 时过境迁,市场风云变幻,如今的光伏产业早已由人人仰慕的少女变成了黄脸婆。伴随着不断传出的赛维负面消息,赛维被认为是国内光伏巨头里最先倒闭的一家,彭小峰也风光不再。 彭小峰用不到4年的时间,实现了赛维产能扩张18倍。光速扩张的同时,赛维的股价也如同坐上了火箭,2007年IPO后曾创造一个季度多即涨153%的辉煌纪录。但是,彭小峰身价下跌速度没比“光速”慢多少。 “光速神话”如同越吹越大的气球,每一个环节都绷到了最紧。到了2009年四季度,赛维爆出财务危机。至2009年三季度,赛维仅银行贷款就高达14.03亿美元,且以短期贷款为主,占银行总贷款的79%。尽管彭小峰力挽狂澜,赛维2009年12月紧急向美国证监会提出流动性计划,重整多晶硅业务,发行新股筹资还债,但随着股价进一步下跌,发行新股的计划落空。 2012年4月30日,赛维公布的2011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2011年第四季度赛维总计亏损5.887亿美元,负债总额60亿美元,负债率达到87.7%。赛维的股票从最高峰的72美元一度跌落到2美元左右,最近更是一路下跌,已经跌破2美元,投资赛维股票成为一大梦靥。 有人说“最受伤”主要症结在于过剩产能难于消化、转型垂直一体化基础不牢;有人质疑彭小峰绑架了政府;还有人说彭小峰激进的投资策略有问题,在光伏危机背景下,彭小峰仍固守“信贷支撑产能扩张”的模式,最终导致财务危机。问题也如同滚雪球一般,越发难以收拾,令如今的彭小峰骑虎难下。 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赛维LDK无疑是“破产呼声”最高的大公司。过去两个月,在经历了裁员停产、债主堵门和破产传言等一系列负面风波后,处于风暴中心的董事长彭小峰已经焦头烂额。就连过去一直照顾赛维的新余市政府也由于借贷问题推进了舆论的漩涡。赛维LDK从成立到现在,也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是每一次都化险为夷,但是这一次他可能真的没有奇招可出了。 此刻的彭小峰表现出对分析师的不屑,认为他们从来没有看对过任何一家伟大的公司,当年大家都认为苹果要倒闭了,现在呢?是的,无论成功或者失败,彭小峰和他创立的赛维LDK都将记入光伏历史中。 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是不是走得太快,没时间停下来想想。也许现在的危机并不是市场带来了,而是我们自己造成的。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或许这是光速夺魁梦想的破灭?可是别忘了彭小峰还年轻,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或许这又是一段新的传奇的开始。 来源:太阳能光伏网 相关资讯:【热点追踪】“抢救”赛维:非资金之痛 一石激起千层浪。江西省新余市政府的一项会议决议,引发了外界对于“政府财政怎么可以为企业债务兜底”的质疑。7月12日,新余市政府会议决定,将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赛维”)偿还信托贷款的5亿缺口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 这无异于一招险棋。赛维缺钱的背后,是其“造血”功能的丧失。在其他融资渠道受阻的情况下,新余市政府的财政“创口贴”可以支撑多久?7月19日,新余市政府人士回应称,“政府是以赛维资产作为抵押,并非无条件帮助。”而赛维公司对此则表示不作评价。 事实上,这5亿财政资金对于总负债高达近300亿人民币的赛维来说实为杯水车薪。据本报记者了解,新余市政府此举的背后,是希望为赛维在破产前,寻求到重组方。多家光伏企业高管表示,今年以来,新余市政府和江西省政府人士曾与他们接触,提出重组赛维的意愿。此外,近期亦有国企与赛维进行洽谈。 财政偿贷 “如果赛维还有优良资产可抵押,信托公司为何会要求政府将还款计划列入财政预算?”7月19日,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这已不是新余市政府首次动用财政预算。早在今年4、5月份,赛维就曾以硅片、组件等产品抵押给政府,以获近亿元资金,解了燃眉之急。 造成这样境地的原因是成本高企。据本报了解,赛维的硅料目前成本价约为每公斤40美元,而市场价约每公斤22~30美元,其竞争对手保利协鑫的成本价约每公斤18.1美元。 6月29日,赛维无力偿还从华融国际信托公司获得的5亿到期贷款。这笔贷款为期三年,用于支持赛维的1.5万吨硅料建设项目。7月12日,新余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上述引发争议的议案。 这条议案,直接撕开了赛维面临的资金负担,并引发当地政府是否涉嫌违规动用财政资金的争议。7月19日,新余市人大常委会新闻发言人赵鸿鸣公开表示,“当初在商定信托计划时,是信托公司为了使政府督促企业如期归还贷款,特别要求地方政府将贷款还款计划,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他还表示,“政府是以赛维资产作为抵押,并非无条件帮助。”“若赛维最终无力归还政府财政资金,政府难道为其销售产品吗?”上述知情人士透露,赛维也将一些滞销的产品抵押给供应商,以解困资金难题。“地方财政是典型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用于民生和城市建设是在更大范围上对本地企业的支持,不是也不能直接的用于企业还贷。”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对此表示。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研究员吴宝介绍,通常地方政府会有引导性质的专项资金,用于科技平台搭建、技术改造等方面。而在企业遇到危机后,政府如何出面就显得很微妙。而且外界的质疑还源于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政府再以财政出资支持,将更授外方以口实。 绑架政府 “赛维和当地这一届政府的关系其实并没有那么好。”一位接近新余市政府人士透露,自这一届政府上台后,赛维开始向安徽、内蒙古等地发展,并未继续加大在新余的投资。 即便如此,当地政府也不会坐视不管,毕竟,赛维作为亚洲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多晶硅片生产商,已经是新余市乃至江西省的名片,且有两万多名就业员工,2011年,缴纳税收超过13亿元,居全市之首。“政府现在就是担心赛维破产,破产就不值钱了,也会造成当地就业问题。”上述接近新余市政府人士透露,所以政府会动用财政资金,帮赛维止血,并协调寻找重组方。 政府帮助赛维寻找重组的动作是在今年年初开始的。本报从其他几家光伏企业高管处得知,新余市和江西省政府人士,曾通过不同渠道传达消息,提出邀请重组赛维的意愿。 除了寻找同行重组以外,国企资本也是积极考虑的对象。平煤神马集团和赛维自去年11月起表示要加强合作。今年2月,平煤神马集团董事长梁铁山前往赛维考察。3月,河南省国资委主任肖新明随梁铁山和平煤神马集团总经理杨建国再赴赛维考察。在座谈中,梁铁山表示,规划发展多晶硅项目是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十二五”的重点项目。赛维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彭小峰也表示,希望通过相互参股、控股等方式与之开展全面合作。还有消息称,赛维也在和中节能等央企接洽。 然而,横在重组方面前的是,赛维300亿元的债务、高企的生产成本和失灵的造血功能。对于去年财政总收入仅为111亿元的新余市政府,没能力接二连三地以财政资金填补窟窿。“现在不管谁接手赛维,都需要极大勇气,光伏企业都在过冬,活下去的希望是能比别人亏得更少一些。”一家曾被邀请的光伏企业高管说。 财报显示,截至去年末,赛维总负债高达60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末,公司短期负债或将要偿还的债务共计22.5亿美元。这样的经营状况,引起当地政府的警惕,政府已成立“帮扶小组”,进驻赛维。上半年新余市的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市长刘捷表示,要帮扶赛维等重点企业,特别是防范因企业困难而产生影响稳定的因素。 事实上,此前在当地政府帮助下,属国资系统的江西信托、新余城市投资建设等公司就曾不同程度地驰援,输血赛维。2009年,赛维将旗下公司15%股权作价15亿元,转让给由江西省财政厅控股的江西信托,解资金之困,又于次年按15亿元回购。 非资金之痛 “赛维的问题,不是资金的问题,是造血功能的问题,不是盲目扩张的问题,是管理用人不善的问题。”一位熟悉赛维运营的人士透露。 7月,赛维执行董事和战略执行副总裁邵永刚、副总裁兼财务总监林俊杰相继离职。邵永刚曾为赛维登陆纽交所和此后的寒冬中借贷立下功劳。 “外面多认为赛维是盲目扩张,其实彭小峰对于投资节奏的把握没有问题,问题出在用人和管理上。”上述熟悉赛维运营人士透露,“管理架构形同虚设,任何人都可以直接向他汇报。”据了解,早期以善于用人,迅速将赛维送上纽交所的彭小峰,在逐渐熟悉光伏和资本市场业务之后,更加勤勉的亲力亲为,并且不愿授权。 另一方面,在于生意上的短视。当年,彭小峰旗下的百世德太阳能联合中广核、比利时Enfinity公司,以1.09元/千瓦时的价格竞标成功中国第一个光伏特许权项目——敦煌10兆瓦太阳能电站项目。就在即将发货的时候,赛维获得一个更高价格的欧洲订单,遂提出向中广核涨价,中广核未答应。“这件事,使得中广核在此后的生意中,再也不愿使用赛维的产品。”该熟悉赛维运营的人士说。 此前,彭小峰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曾表示,赛维将成为这轮危机中最先起来的公司。他认为,目前遭遇的问题是行业问题,而公司已经寻找到新的盈利模式——切入全产业链,各环节既内部消化,亦对外销售,并表示,仍着力于硅料业务上市程序,计划的时间为今年底。 不过,新能源行业的分析师并未在意赛维的“新故事”。他们关心的是,在低迷的市场行情下,60亿美元债务怎么消化? 今年4月28日,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公司宣布将赛维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并在6月29日赛维一季报发布后,其评级展望为负面。降级理由中特别提到,负债经营程度偏高,刚性债务占比较大,偿债压力大;现金回笼能力下降,无法对刚性负债及利息支出形成有效保障,面临很大的流动性风险;大量贷款被关联公司占用,具有一定的回收风险。 为赛维做审计的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也强调,“虽然赛维披露了持续经营的理由,但可能导致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仍然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截至去年底,赛维集团的流动负债已超过流动资产53.4亿元。“赛维的全产业链,不是基于一个制造环节成熟后,再去做新的一个。而是一个不行,再去做另一个。”一家光伏制造业高管对本报表示。 从先投硅片再投硅料、继而组件、电池、电站的投资路径便可看出,赛维热衷于追逐产业热点。在此期间,彭小峰亦个人成立百世德公司投资薄膜电池。这其中,仅多晶硅料的投资就高达120亿元,薄膜电池的投资为20亿美元。 公司为此牵涉巨大资金,而各光伏生产环节又受到行业周期和市场价格影响,产能未有释放,因而没有达到预想的收益。据了解,即便赛维多晶硅料产能达到1.5万吨,但真实产量只有一半左右。 这也是外界质疑的“造血功能丧失”的原因。“赛维的投资踩准了节奏,但成本管理能力和技术能级却没有随之提升,核心竞争力处于弱势水平,危机来临时,管控能力也暴露出很大问题,以至于到政府以财政资金相助的地步。”长期关注赛维的分析人士指出。 赛维发言人李龙吉表示,赛维不会寻求国有化,并对其他传言不予置评。随之而来的重组方,将如何评估赛维,又将出具怎样的方案解困,市场拭目以待。 来源:经济观察报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