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仪器为何在中国设计MCU?

发布时间:2012-7-3 11:39    发布者:1770309616
关键词: MCU , 德州仪器 , 飞思卡尔
许多跨国晶片公司会选择低调地将部份工作转移到中国,然而,也有一些业界领导公司选择更加深入中国市场,而且,他们从不避讳谈论其中国策略。
  德州仪器(TexasInstruments,TI),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德州仪器上海微控制器(MCU)设计中心最近刚完成了首款本地设计的晶片tapeout案例。虽然TI并不透露其上海设计中心团队规模,但TI微控制器副总裁ScottRoller在最近的一次接受《EETimes》采访时表示,“上海MCU设计中心是一个规模颇大的团队,有许多设计正在进行。”
  TI的上海MCU设计中心是在2011年初开始运作,除了TI位于德国、邦加罗尔和达拉斯以外,上海是目前最新一个设计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TI在中国的工厂并不只是为了支援现有的MCU产品而存在。相反地??,它主要负责一些来自中国的MCU产品线开发工作。“在中国,我们开发专门为中国市场而设计的微控制器,”Roller说。这个设计中心聚集了所有必要的工作人员,包括销售、应用软体开发、系统和处理器设计工程师,以及现场应用工程师等。“我们包含了前端到后端的完整流程,”Roller说。
  德州仪器微控制器副总裁ScottRoller。
  为何在中国设计?
  当被问及为何选在中国设计时,Roller给了我两个理由:“首先,你可以更灵活,速度更快。其次,选择在本地进行设计,将大幅减少因误解而出错的机率。”
  尽管理论上来说,此举可能深具意义,但并不是每一家跨国公司都愿意公开承诺他们将在中国进行设计。
  月前,在美国德州SanAntonio举办的飞思卡尔技术论坛(FreescaleTechnologyForum)上,飞思卡尔新任总裁暨执行长GreggLowe指出,中国市场正在从低成本的电子产品制造基地,转变为具备设计能力,可为当地广大内需市场开发所需产品的真正高科技枢纽。
  想在中国销售产品的晶片供应商,就必须在当地扎根,Lowe说。IC供应商并不一定要在中国设计产品,但他们必须在当地设有应用工程师和系统工程师,他表示。
  然而,ARM中国总裁吴雄昂说,中国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中国的速度。就他观察,一般在中国的SoC设计周期会更短。“从设计开始到真正tapeout,有时只需要五到六个月。中国公司做决定的速度非常快,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更迅速。”
  而在进行一款特殊设计时,跨国公司通常要回报总部做决定,这种做法并不适合中国本地市场,吴雄昂说。
  TI的Roller强调,出于成本考量,TI过去并没有在中国建立MCU设计中心。他指出,中国的工程技术人才可能会“便宜一点,但你不会真的省下很多钱。”而今,TI在中国成立设计中心的主因,是因为“我们希望能设计和生产出更贴近本地需求的产品。”
  对TI来说,现阶段中国MCU市场中一个最关键的领域,就是中国正在发展的国家电网计划所带动的智慧电表。TI已经推出了首款产品,目前已提供样品,Roller说。“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庞大的商机。”
  TI在中国销售的两款主力MCU产品分别是超低功耗16位元微控制器MSP430,以及32位元的C2000微控制器。
  当问到还有哪些跨国公司也大力投入中国MCU市场时,Roller提到了飞思卡尔(Freescale)和瑞萨(Renesas)。
  飞思卡尔已进军中国多年,TI的Roller说。但他也表示,在新的CEO上任后,情况可能会改变。Roller口中的新任CEO指的是从TI跳到飞思卡尔的Lowe。
  飞思卡尔的Lowe任职于TI时,曾带领TI位在达拉斯的类比事业部。而TI已经在中国设立了数个类比设计中心。
  在飞思卡尔技术论坛中,飞思卡尔的Lowe在接受采访时承认,“设计决策将会逐渐转移。”他表示,“你不能只待在矽谷,还有其他重要的地方得去,但你必须了解客户的需求,才能设计出真正贴近客户的晶片。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93490-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iscover浏览资源
  • Dev Tool Bits——使用条件软件断点宏来节省时间和空间
  • Dev Tool Bits——使用DVRT协议查看项目中的数据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ata Visualizer进行功率监视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