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从蚂蚁到机器人:科学家破解高效协作的生物学奥秘

发布时间:2025-8-13 17:39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仿生工程 , 协作机器人
从非洲热带到南太平洋,编织蚁以独特的方式在树丛间筑巢——它们将活树叶弯曲粘合,构建多层巢穴。最新研究发现,这种蚂蚁在群体协作时,个体能发挥出远超单独行动的力量,效率甚至颠覆了人类对团队协作的认知。

研究团队通过实验发现,单只编织蚁可拉动相当于自身体重60倍的物体,而在群体中,每只蚂蚁的平均出力跃升至体重的103倍。这种“超高效”现象得益于蚂蚁的粘性脚垫和精准协调的肢体动作。蚂蚁在协作时形成链条结构:首只蚂蚁屈腿拉拽树叶,后续蚂蚁依次抓住前者的腰部并伸直腿部以稳固支撑,形成类似“棘轮”的力学机制。这种协同方式让群体中的每一员都能贡献更大力量。

这一发现挑战了经典的“林格尔曼效应”——人类在团队协作中常因动力或协调性下降而效率降低。此前研究已发现,行军蚁等社会性昆虫在集体行动时存在“超高效”现象,但编织蚁实验首次精确测量了个体在群体中的实际贡献。

该研究由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等机构合作完成,成果发表于《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未来,团队计划进一步探究蚂蚁的肢体协调机制,其原理或可应用于机器人集群协作,例如多机器人协作搬运重物。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自然界的协作智慧,也为人工智能与仿生工程提供了新思路。

--《科学》网站(www.science.org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91621-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AOE | 时钟与时序(2/7):什么是理想时钟?
  • AOE | 时钟与时序(4/7):频率与相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 AOE | 时钟与时序(5/7):什么是稳定性?
  • 初学者在电源电路设计中常犯的错误(以及如何避免)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