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振的两种电阻作用:反馈电阻与限流电阻

发布时间:2025-4-22 16:22    发布者:yxcyangxing
关键词: 晶振 , 有源晶振 , 晶体振荡器 , 晶振的作用
在晶体的振荡电路中一般会设计两个电阻,一个是跨接在晶振两端,叫做反馈电阻Rf;一个接在IC的输出端,叫做限流电阻RD;同晶体相连旁接的电容称之为负载匹配电容,通过调整容值的大小可以改变振荡电路的频率,而这些波形频率测试就可以观察的到。

1.png


1、反馈电阻Rf:
晶体串联的主芯片内部是一个线性运算放大器,将输入进行反向180度输出,晶振处的负载电容提供另外180度的相移,整个环路的相移呈360度,满足振荡的相位条件,同时还要求闭环增益大于等于1,此时晶振才能正常工作。
在实际的产品设计时,晶振部分的电路会有下面2种电路,图1电路中,没有1M的反馈电阻,图2电路中,晶振会并联一个1M的电阻,

2.png

反馈电阻的作用,总结3点:
1)配合IC内部电路组成负反馈,移相,使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
2)稳定输出幅度和相位。
3)增加振荡电路稳定性。比如在温度变化时,可以通过调整电阻值来维持振荡频率的稳定。



2、限流电阻RD:
这个电阻的作用是限制IC的驱动能力,并且与Cd组成一个低通滤波器,以确保振荡器的起振点在基频上,而不是在其他高次谐波频率点上(避免3次,5次,7次谐波频率)。如果晶振的功耗超过晶振制造商的给定值,外部电阻Rd是必需的,用以避免晶振被过分驱动。如果晶振的功耗小于晶振制造商的给定值,就不推荐使用Rd,可以预设0Ω。如图3所示

3.png


对Rd值的预估可以通过考虑由Rd和Cd的电压分压Rd/Cd实现(注意到Rd和Cd构成了一个分压/滤波器,考虑通带宽度应不小于振荡器频率),则有Rd的值等于Cd的电抗:

公式.png

限流电阻的作用,总结3点:
1)抑制EMI。我们可通过调整阻值改善EMI。
2)避免晶振被过分驱动,保护晶振电气性能的稳定性。
3)作为TP点方便波形量测。

4.png

最后提醒大家,如果IC部分已含有反馈电阻,那么外部晶振电路无需再加反馈电阻。所以记得认真看IC手册。如果晶振电路不存在过驱问题,那这颗限流电阻也可以省去。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86222-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基于CEC1712实现的处理器SPI FLASH固件安全弹性方案培训教程
  • 5分钟详解定时器/计数器E和波形扩展!
  • 想要避免发生灾难,就用MPLAB® SiC电源仿真器!
  • 无线充电基础知识及应用培训教程3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