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LM2000实验:可变增益放大器

发布时间:2025-3-20 16:44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可变增益放大器 , 压控放大器
作者:Antoniu Miclaus,ADI公司系统应用工程师

目标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继续讨论运算放大器(参见上一次实验“ADALM2000简单运算放大器”),并重点关注可变增益/压控放大器。

大多数运算放大器(op amp)电路的增益水平是固定的。但在很多情况下,能够改变增益会更有优势。一个简单的办法是在固定增益的运放电路输出端连接一个电位计来调节增益。不过,有时直接改变放大器电路自身的增益可能更加有用。

可变增益或压控放大器是一种根据控制电压改变其增益的电子放大器。这种电路的应用范围较广,包括音频电平压缩、频率合成器和幅度调制等。要实现这种放大器,可以先创建一个压控电阻,然后利用该电阻设置放大器增益。压控电阻是通过使用简单偏置的晶体管可产生的众多电路元件之一。另一种方法是使用电位计来调整设置放大器增益的电阻值。

材料
►        ADALM2000主动学习模块
►        无焊试验板和跳线套件
►        两个1 kΩ电阻
►        一个4.7 kΩ电阻
►        三个10 kΩ电阻
►        一个10 kΩ电位计
►        一个OP97运算放大器
►        一个2N3904 NPN晶体管

使用晶体管的压控放大器

背景知识

思考图1所示的电路原理图。

image001.jpg
图1.使用晶体管的压控器件

该电路的配置类似于基本的同相放大器,只增加了一个晶体管和一个与电阻R2并联的电阻。晶体管起到开关的作用,根据其当前状态(开/关)选择两种增益设置中的一种。

硬件设置

为使用晶体管的压控放大器构建以下试验板电路(图2)。

image003.jpg
图2.使用晶体管的压控放大器的试验板电路

程序步骤

将第一个波形发生器用作VIN源,向电路提供幅度为2 V峰峰值的1 kHz正弦波激励。使用第二个波形发生器控制晶体管,提供幅度为2 V的1 Hz方波激励。向运算放大器提供±5 V电源电压。配置示波器,使通道1上显示输入信号,通道2上显示输出信号。参见图3。

image005.jpg
图3.使用晶体管的压控放大器波形

根据受控晶体管的状态,输出信号在由两个增益设置确定的两个值之间变动。

使用电位计的可变增益反相放大器

背景知识

思考图4所示的电路原理图。

image007.jpg
图4.使用电位计的可变增益反相放大器

在反相放大器上,用电位计取代标准反馈电阻,手动控制输出电压。

硬件设置

为使用晶体管的压控放大器构建以下试验板电路(图5)。

image009.jpg
图5.使用电位计的可变增益反相放大器的试验板电路

程序步骤

将第一个波形发生器用作VIN源,向电路提供幅度为2 V峰峰值的1 kHz正弦波激励。向运算放大器提供±5 V电源电压。配置示波器,使通道1上显示输入信号,通道2上显示输出信号。参见图6。

image011.jpg
图6.使用电位计的可变增益反相放大器的波形

采用这种配置时,输出会反相,并根据反馈电阻值进行放大。

使用电位计的可变增益反相/同相放大器

背景知识

思考图7所示的电路原理图。

image013.jpg
图7.使用电位计的可变增益反相/同相放大器

在这种放大器配置中,使用电位计手动控制输出电压,通过适当调节电位计来使输入反相。

硬件设置

为使用晶体管的压控放大器构建以下试验板电路(图8)。

程序步骤

将第一个波形发生器用作VIN源,向电路提供幅度为2 V峰峰值的1 kHz正弦波激励。向运算放大器提供±5 V电源电压。配置示波器,使通道1上显示输入信号,通道2上显示输出信号。参见图9。

image015.jpg
图8.使用电位计的可变增益反相/同相放大器的试验板电路

采用这种配置时,输出会被放大,并在±VIN之间变动。

问题

能否简要列举几个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实际应用例子?

您可以在学子专区论坛上找到问题答案。

image017.jpg
图9.使用电位计的可变增益反相/同相放大器波形

作者简介

Antoniu Miclaus是ADI公司的软件工程师,负责为Linux和无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开发嵌入式软件,同时从事ADI教学项目、QA自动化和流程管理工作。他于2017年2月在罗马尼亚克卢日-纳波卡加盟ADI公司。他拥有巴比什-波雅依大学软件工程硕士学位,以及克卢日-纳波卡技术大学电子与电信工程学士学位。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84209-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无线充电基础知识及应用培训教程3
  • 基于CEC1712实现的处理器SPI FLASH固件安全弹性方案培训教程
  • 无线充电基础知识及应用培训教程2
  • 5分钟详解定时器/计数器E和波形扩展!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