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推出光电一体化封装网络交换机 Spectrum-X Photonics,助力 AI 工厂扩展到数百万 GPU 级别

发布时间:2025-3-19 18:30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Quantum-X , 硅光网络交换机 , AI工厂
NVIDIA 今天推出了 NVIDIA Spectrum-X 和 NVIDIA Quantum-X 硅光网络交换机,使 AI 工厂能够跨区域连接数百万 GPU ,同时大幅降低能耗和运营成本。 NVIDIA 在大规模平台上实现了电子电路与光通信的融合。

新闻稿配图:NVIDIA-宣布推出.jpg

随着 AI 工厂发展到前所未有的规模,网络必须不断发展以跟上步伐。 NVIDIA 硅光交换机是全球领先的网络解决方案。它们创新地集成了光器件,减少了 4 倍的激光器数量,与传统方法相比,能源效率提高到 3.5 倍,信号完整性提高到 63 倍,大规模组网可靠性提高到 10 倍,部署速度提高到1.3 倍。

“AI 工厂是一种超大规模的新型数据中心,必须采用全新的网络基础设施才能跟上它的发展步伐,” NVIDIA 创始人兼 CEO 黄仁勋表示。 “NVIDIA 将硅光直接集成到交换机中,打破了超大规模和企业网络的旧有限制,为百万 GPU AI 工厂打开大门。”

NVIDIA 硅光网络交换机会被用于 NVIDIA Spectrum-X Photonics 以太网平台和 NVIDIA Quantum-X Photonics InfiniBand 平台。

与传统以太网相比,Spectrum-X 以太网网络平台可为多租户、超大规模 AI 工厂(包括目前全球最大的超级计算机)提供卓越的性能和 1.6 倍的带宽密度。

NVIDIA Spectrum-X Photonics 交换机具有多种配置,包括 128 个 800 Gb/s 端口或 512 个 200 Gb/s 端口,总带宽可达到 100 Tb/s,以及 512 个 800 Gb/s 或 2,048 个 200 Gb/s 端口,总吞吐量可达 400 Tb/s。

NVIDIA Quantum-X Photonics 交换机提供 144 个基于 200Gb/s SerDes 的 800Gb/s InfiniBand 端口,并采用液冷设计对板载硅光器件进行高效散热。 NVIDIA Quantum-X Photonics 交换机 AI 计算网的速度是上一代产品的 2 倍,扩展性是上一代产品的 5 倍。

网络生态系统

NVIDIA 的硅光生态系统伙伴包括 TSMC、Browave、Coherent、Corning Incorporated、Fabrinet、Foxconn、Lumentum、SENKO、SPIL、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和 TFC Communication。

“新一代 AI 工厂需要高效率和低维护成本,才能达到新一代工作负载所需的规模,”TSMC董事长兼 CEO 魏哲家表示。“TSMC 的硅光解决方案结合了我们先进的芯片工艺和 TSMC-SoIC 3D 芯片封装的优势,帮助 NVIDIA 充分发挥 AI 工厂的能力,助力 AI 工厂扩展到 100 万 GPU 甚至更多,突破 AI 的边界。”

NVIDIA photonics 技术将推动新一代先进 AI 工厂的大规模增长,并和 Coherent、Eoptolink、Fabrinet 和 Innolight  等业界领先企业的可插拔光模块技术共同推动这一发展。

供货信息

NVIDIA Quantum-X Photonics InfiniBand 交换机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上市,在 2026 年,领先的基础设施和系统供应商将推出 NVIDIA Spectrum-X  Photonics 以太网交换机。


如需了解详情,请观看 NVIDIA GTC 主题演讲,并注册参加 NVIDIA 和行业领导者的会议,活动将持续至 3 月 21 日。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84140-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基于CEC1712实现的处理器SPI FLASH固件安全弹性方案培训教程
  • 为何选择集成电平转换?
  • PIC18-Q71系列MCU概述
  • 无线充电基础知识及应用培训教程3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