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消防的"生命线":解码氢气传感器的安全密码

发布时间:2025-3-3 09:27    发布者:ofweekmall
2025年2月18日,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蒙特雷县的Moss Landing储能电站再次发生火灾。这是自2020年运营以来的第四次火灾事件,距离上一次仅一个月。此次事故不仅导致原受损区域内的电池复燃,还造成了电站70%以上的设备损毁,此次事件再次将储能行业的安全问题置于公众视野之中。

回顾历次火灾:
  • 2021年9月4日,一期项目因空调过热触发喷水系统误启动,导致7%的电池模块损坏。
  • 2022年2月13日,类似故障再度发生,造成10个电池架熔化,影响了一期和二期项目的运行。
  • 2025年1月16日,灭火系统的失效引发了持续复燃,损失了40%的电池并紧急疏散了1500人。
  • 2025年2月18日,废墟复燃,进一步暴露了运维与设计上的漏洞。
这座由Vistra Energy管理、LG新能源提供电池的电站曾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储能设施之一,但如今却因频繁的安全事件成为行业警钟。
英国East Tilbury储能电站火灾紧接着,在2月19日下午3点51分,英国Essex县East Tilbury的一座正在建设中的储能电站发生了火灾。当地消防队迅速响应,火势得到控制后,计划进行详细的原因调查。
德国Schönberg镇储能系统爆炸同一天下午4点40分左右,德国北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Schönberg镇的一处住宅发生光伏储能系统爆炸。初步推测认为,由于晴朗天气下太阳能电池储能装置未能及时反馈多余能量至电网,导致过度充电并最终爆炸。该储能系统可能采用了LG Energy Solutions的RESU系列型号。
储能安全:能源转型的关键障碍为促进可持续能源的发展,必须建立更加安全的电池系统,并引入如增强防火技术等改进措施来降低锂电池的火灾风险。
在新能源革命的浪潮中,储能电站如同巨型"充电宝"般矗立在大地上,支撑着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应用。这个充满科技感的庞然大物内部,数以万计的锂电池组正悄然进行着能量转换,而它们的安全守护神,竟是只有手掌大小的气体传感器。这个看似普通的装置,正在全球储能安全领域掀起一场静默的革命。
一、潜伏的氢能危机当锂电池遭遇过充、短路或机械损伤时,电解液在高温下分解产生大量氢气,这种最轻的气体分子以每秒1800米的速度逃逸。1立方米密闭空间内,仅需4%的氢浓度就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其点火能量低至0.02毫焦耳,相当于毛衣产生的静电火花就足以引发灾难。2022年亚利桑那储能站爆炸事故的调查报告显示,氢气浓度检测延迟是导致灾变升级的关键因素。
二、氢敏"哨兵"在储能舱的立体防控体系中,氢气传感器,CO传感器,VOC传感器构筑起三级防御络。顶部安装的分布式传感器阵列实时绘制气体扩散云图,电池模组内置的微型传感器捕捉热失控初期信号,通风管道处的监测节点则把控气体排放安全阈值。
三、智能安全生态在江苏某200MWh储能电站,128个气体传感器与BMS、空调系统、消防喷淋装置构成智慧物联网络。当某个电池簇的氢气浓度达到预警值时,系统自动启动定向排风,同步调节相邻电池舱的散热功率。这种基于氢浓度大数据的预测性维护,使电池包故障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2%,维护成本下降40%。

在储能产业奔向TWh时代的征途上,传感器已超越普通安全配件的范畴,进化为新能源基础设施的"数字神经元"。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电池到中国张北储能示范工程,这些镶嵌在电池丛林中的哨兵,正在用精准的化学语言构筑起安全防线。
在这里工采网推荐一款非常适合的H2传感器TGS2616
日本Figaro 氢气传感器 气体传感器-TGS2616-C00

日本Figaro 氢气传感器 气体传感器 TGS2616-C00 描述:
敏感素子由集成加热器以及在氧化铝基板上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构成,外壳采用标准 TO-5 封装。当空气中存在被检测气体时,该气体的浓度越高传感器的电导率也会越高。使用简单的电路,就可以将电导率的变化转换成与该气体浓度相对应的信号输出。
TGS2616-C00 内含全新开发的敏感素子,受酒精等干扰气体的影响极小,而对氢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日本Figaro 氢气传感器 气体传感器TGS2616-C00 特点:
对气气具有高选择性
体积小、功耗低
应用电路简单
日本Figaro 氢气传感器 气体传感器TGS2616-C00 应用:
变压器维护,钢铁厂等气气检测
便携式气体检测仪
燃气器具的泄漏检测
燃料电池系统的气气泄漏检测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82870-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PIC18-Q71系列MCU概述
  • 想要避免发生灾难,就用MPLAB® SiC电源仿真器!
  • 了解一下Microchip强大的PIC18-Q24 MCU系列
  • 5分钟详解定时器/计数器E和波形扩展!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