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特威全新推出物联网系列3MP高性能图像传感器SC301HIOT

发布时间:2025-1-10 18:14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超大视场角 , SC301HIOT , SmartAOV , IOT摄像头 , 鱼眼摄像头
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思特威,股票代码:688213)近日宣布,全新推出物联网(IOT)应用3MP图像传感器——SC301HIOT。作为思特威全性能升级物联网系列(HIOT)的首款产品,SC301HIOT基于DSI-2 Plus工艺技术打造,搭载了SmartAOV、超低噪声外围读取电路等多项先进技术,具备近红外感度增强、高动态范围(HDR)、超低功耗、低噪声等优势性能并支持全时录像(AOV)功能。新品SC301HIOT支持4:3画幅比例,以优异的成像表现,更好地满足智能门铃/门锁、宠物喂食器等IOT摄像头以及全景鱼眼摄像头、双目拼接摄像头等多元超大视场角监控应用的升级需求。

image001.jpg

4:3画幅比例,兼容超大视场角应用

SC301HIOT采用2048Hx1536V分辨率,具备4:3画幅比例。相较于16:9画幅比例的CIS,SC301HIOT能为摄像头系统提供更大的视场角,可适用于360°全景鱼眼摄像头和180°双目拼接摄像头等小体积、超广角摄像头设备。配备大视场角CIS的鱼眼或双目拼接摄像头,能实现180°至360°的超宽视野监控画面(相当于多台普通视场角摄像头的组合覆盖),为系统后续图像分析识别提供更大面积监控区域内的实时事件影像,显著提升监控效率并降低监控方案成本投入。

image002.jpg

近红外感度提升,综合性能全面优化

思特威新一代全性能升级物联网系列(HIOT)图像传感器基于DSI-2 Plus工艺技术打造,在融合前代系列性能优势的基础上实现了进一步升级。相较于前代系列产品,HIOT系列产品兼具近红外感度增强、高动态范围、低噪声、高温性能优化等优势。HIOT系列的推出,成功助力思特威物联网系列产品进入发展新阶段。

image003.jpg

SC301HIOT基于思特威全新DSI-2 Plus工艺技术打造,通过优化硅片外延以及前道工艺,实现了近红外感度的大幅提升。与前代技术产品相比,SC301HIOT在850nm波段下峰值量子效率(peak QE)提升了约29%,在940nm波段下峰值量子效率(peak QE)提升了约35%,在夜晚红外灯场景下,能为摄像头提供更清晰、明亮的影像。

image004.jpg

得益于思特威先进的DSI-2 Plus工艺技术和超低噪声外围读取电路技术,新品在噪声抑制方面表现出色。SC301HIOT的读取噪声与固定噪声(FPN)分别低至0.66e-与0.1e-,能为摄像头提供清晰、低噪点的画面。同时,SC301HIOT在高温成像稳定性方面得到显著改善,使摄像头在面临户外阳光直射、设备整机发热等高温环境干扰时依旧能持续输出准确、稳定的影像。此外,SC301HIOT可支持100dB以上的双重曝光行交叠宽动态模式(2-exposure staggered HDR),可有效保留画面的明暗细节,呈现层次分明、细节丰富的高质感影像。

SmartAOV技术,超低功耗全天候录制

SC301HIOT搭载了思特威独特的SmartAOV技术,支持全时录像(AOV, Always-On Video)功能。在遇到事件触发时,SC301HIOT能够从休眠状态中快速启动,并以30fps的常规帧率进行录制,以极低的启动耗时,确保从休眠到启动过程中的每一帧画面都清晰可见,不错过任何事件信息。在无事件触发时,SC301HIOT能以每秒1帧的超低帧率进行超低功耗持续录制(整套方案工作功耗<40mW),从而实现7*24小时全天候录像。SC301HIOT出色的超低功耗全时录制功能,能进一步为摄像头系统整体功耗减负,保障智能门铃/门锁等无线电池供电摄像头设备和太阳能4G监控等无电无网设备实现节电工作。

image005.jpg
基于内部电路模块的精准化控制设计,SC301HIOT在30fps工作帧率下的功耗低至约100mW左右,以优异的低功耗性能表现,有效降低摄像头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整机发热量,提升整机续航能力。

多规格高性能CIS,助力系列化产品布局

目前,思特威面向鱼眼和拼接类摄像头应用已推出3款CMOS图像传感器产品,覆盖3MP至6MP分辨率。未来,思特威将持续布局细分化市场,推出更多高分辨率、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助力客户实现多元物联网终端应用的全面升级。

image006.png

SC301HIOT目前已接受送样,将于2025年Q1实现量产。想了解更多关于SC301HIOT产品的信息,请与思特威销售人员联系。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80379-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使用SAM-IoT Wx v2开发板演示AWS IoT Core应用程序
  • 使用Harmony3加速TCP/IP应用的开发培训教程
  • 集成高级模拟外设的PIC18F-Q71家族介绍培训教程
  • 探索PIC16F13145 MCU系列——快速概览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