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粒子”让量子计算机更不容易出错

发布时间:2025-1-10 17:10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量子计算 , 对位粒子
理论物理学家提出了一种新型粒子的存在,这种粒子不属于传统的费米子或玻色子分类。他们最近在《自然》杂志中详细描述了一种被称为“对位粒子”(paraparticle)的粒子。这虽然不是首次提出这种粒子概念,但该研究提供了详细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在量子计算机中设计实验来探索这种粒子。此外,这项研究还暗示,自然界中可能存在未被发现的基本粒子。

去年晚些时候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的另一项研究首次在虚拟一维宇宙中实验验证了另一种既非玻色子也非费米子的粒子——“任意子”(anyon)。此前,人们只能在二维系统中创建“任意子”。

由于其独特的行为,“对位粒子”和“任意子”有可能在未来某一天帮助量子计算机减少错误。

在《自然》杂志的研究中,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和美国莱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了一个粒子模型。这种粒子可以存在于任何维度,并展示出与费米子或玻色子完全不同的特性,特别是它们遵循一种特殊的泡利不相容原则。

在《科学》杂志的研究中,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光波将同位素铷-87的原子悬浮在真空中。原子倾向于停在波谷处,只是偶尔从一个波谷跳到另一个波谷,距离不到一微米。通常情况下,这些原子表现得像玻色子,可以共享同一个槽。然而,通过周期性调整光的强度,研究人员成功改变了原子的行为,使得当两个原子交换位置时,它们的波函数以特定角度发生扭曲。这正是“任意子”的关键性质。

《自然》网站(www.nature.com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80362-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使用SAM-IoT Wx v2开发板演示AWS IoT Core应用程序
  • 使用Harmony3加速TCP/IP应用的开发培训教程
  • 集成高级模拟外设的PIC18F-Q71家族介绍培训教程
  • 探索PIC16F13145 MCU系列——快速概览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