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 推出人工智能优化的 Arm 终端计算子系统以及新的 Arm Kleidi 软件,重新定义移动端体验

发布时间:2024-5-30 16:23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终端计算子系统 , CSS , Kleidi
Arm 控股有限公司推出 Arm 终端计算子系统 (CSS),以提供领先的人工智能 (AI) 体验,助力芯片合作伙伴更轻松、快速地构建基于 Arm 架构的解决方案,并加速其产品上市进程。Arm 终端 CSS 为旗舰系统级芯片 (SoC) 提供基础计算要素,其具备最新的 Armv9 CPU、Arm Immortalis GPU、基于三纳米工艺生产就绪的 CPU 和 GPU 物理实现,以及最新的 CoreLink 系统互连和系统内存管理单元 (SMMU)。此外,今日同步推出的 Arm Kleidi 将有助于软件开发者无缝取得 Arm CPU 上的最佳性能,其包括面向 AI 工作负载的 KleidiAI 和面向计算机视觉应用的 KleidiCV。

Arm 高级副总裁兼终端事业部总经理 Chris Bergey 表示:“Arm 平台秉承了 Arm DNA 的能效理念,随着 AI 时代的加速发展,它正为下一波计算需求奠定根基。Arm 终端 CSS 在平台功能方面实现了显著进步,持续突破高端移动端体验的极限。”

前所未有的 CPU 和 GPU 性能和效率

Arm 终端 CSS 是迄今速度最快的 Arm 计算平台,提升了 30% 以上的计算和图形性能,以应对要求苛刻的实际用例中的安卓工作负载,同时也提高了 59% 的 AI 推理速度,适用于更广泛的 AI/机器学习 (ML)  和计算视觉工作负载。

Arm 终端 CSS 的关键在于 Arm 目前性能最强、效率最高、功能最广泛的 CPU 集群,带来最佳的性能和能效。新的 Arm Cortex-X925 实现了 Cortex-X 系列推出以来最高的同比性能提升,该 CPU 利用了领先的三纳米工艺节点,在 3.8GHz 的时钟速率和最大缓存大小的条件下,与 2023 年旗舰智能手机的四纳米 SoC 相比,其单线程性能大幅提高 36%。而在 AI 性能方面,Cortex-X925 取得了惊人的 41% 性能提升,可显著提高如大语言模型 (LLM) 等设备端生成式 AI 的响应能力。

新的 Arm Cortex-A725 CPU 将对前沿性能的不懈追求与出色的效率相结合,该 CPU 将针对 AI 和手游用例的性能效率提高了 35%。这一改进也得益于更新后的 Arm Cortex-A520 CPU 和更新后的 DSU-120,使得采用最新 Armv9 CPU 集群的消费电子设备可提升能效和可扩展性。

新的 Arm Immortalis-G925 GPU 是 Arm 性能最强、效率最高的 GPU,在各款领先的手游应用中实现了 37% 的性能提升,并在多个 AI 和 ML 网络上提升了 34% 的性能。Immortalis-G925 面向旗舰智能手机市场,而包括 Arm Mali-G725 和 Mali-G625 GPU 在内的全新高可扩展性 GPU 系列,则面向从高端手机到智能手表和 XR 可穿戴设备等广泛的消费电子设备市场。

为实现卓越的开发者创新优化软件

Arm 始终关注全球数百万的开发者,确保他们能够获得打造下一波 AI 应用所需的性能、工具和软件库。为了使开发者能够以最高性能快速实现这些创新,Arm 推出了 Arm Kleidi,其中包括面向 AI 工作负载的 KleidiAI 和面向计算机视觉应用的 KleidiCV。KleidiAI 是一套面向 AI 框架开发者的计算内核,使他们能够在各种设备上轻松获得 Arm CPU 上的最佳性能,并支持 Neon、SVE2 和 SME2 等关键 Arm 架构功能。KleidiAI 与 PyTorch、Tensorflow、MediaPipe 等热门 AI 框架集成,旨在加速 Meta Llama 3、Phi-3 等关键模型的性能,并且还可前后兼容,以确保 Arm 在引入更多技术时依然能适用未来市场的需求。

面向未来 AI 的计算平台

通过将前沿的 CPU 和 GPU 技术、生产就绪的物理实现和持续的软件优化独特结合,Arm 终端 CSS 加之 Kleidi 软件,将为未来 AI 提供计算平台,而 Arm 正是这一未来的基石。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58660-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为何选择集成电平转换?
  • 5分钟详解定时器/计数器E和波形扩展!
  • 了解一下Microchip强大的PIC18-Q24 MCU系列
  • 无线充电基础知识及应用培训教程3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