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物联网“三座大山”:供电、软件碎片化、部署

发布时间:2024-4-9 09:33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物联网
来源:Avnet

你是否想知道,未来的城市、未来的交通、未来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答案就在物联网之中。

物联网不仅实现了设备和系统的互联互通,更是成为改革传统行业和孕育新商业模式的关键动力。然而,在物联网迈向更广阔应用领域的征途中,存在着三座难以逾越的“大山”:供电问题、软件的碎片化以及系统部署的复杂性。

这三大核心问题,是物联网技术实现广泛应用和市场渗透的决定性因素。面临这些挑战,各行业的技术创新者们正积极联手,共同探索解决方案。

电池供电,续航难?可再生能源,来帮忙!

物联网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其设备数量亦在呈指数级增长。据IoT Analytics估测,2023年全球联网的IoT设备数量增长16%,达到167亿个活跃端点,而到2027年,这一数字可能增至超过290亿。随着物联网设备数量的激增,电力供应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挑战。(来源:https://iot-analytics.com/number-connected-iot-devices/

目前,电池供电是物联网设备中最常见的供电方式。然而,对于那些需要长时间运行的设备,如物联网资产追踪器,依靠电池供电显然并不实际。这些追踪器需要持续运行,而频繁更换电池或充电会带来极大的不便。

为此,目前流行的解决方案包括使用可充电电源,或者利用太阳能板和热电设备等可再生能源,这相当于为追踪器提供了一个持久的能量来源。此外,通过结合使用高效的无线微控制器和先进的能量管理技术,可以大幅降低追踪器的能耗,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这样的创新方案不仅有助于解决电力供应问题,还能提高物联网设备的整体效率和可靠性。

Windows新举措:物联网设备“告别碎片化”

在物联网的世界中,基于Arm指令集的处理器和微控制器因其低功耗特性而在连接产品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然而,这些产品中使用的软件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嵌入式软件市场高度碎片化,进而增加了设计的复杂性和风险。

过去,Windows操作系统主要运行在基于x86架构的设备上,或需通过模拟在不同核心架构上运行,这两种方式都存在局限。为了突破这一限制,微软进行了重大的战略调整,将Windows 10 IoT企业版适配到了Arm架构,从而为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提供了更多选择。这一变革使得物联网边缘设备得以使用低功耗的Arm处理器,同时还能享受到Windows带来的强大功能和广泛的开发框架支持,极大地扩展了Windows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范围。

半导体公司NXP正在积极响应这一变化。NXP开发了一套板级支持包(BSP),使其i.MX 8M系统芯片(SoC)能够运行适配Arm架构的Windows 10 IoT企业版。这使得基于NXP i.MX 8M的设备能够无缝运行Windows 10 IoT企业版,为物联网设备带来了更强的计算能力和更丰富的功能。

1.jpg

云平台助力物联网,跨越部署难关

物联网的核心在于其能够连接数以亿计的设备和传感器,收集并处理海量数据。要部署如此多的设备,不仅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还需应对数据管理、设备安全和网络稳定性等多重挑战。云平台的集成将成为解决物联网部署难题的有效途径。云平台提供了一个灵活、可扩展的环境,能够有效地管理大规模的物联网设备和数据。它允许企业远程控制设备,实时监测系统状态,从而简化了管理流程并降低了运营成本。此外,云平台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为物联网提供了必要的后端支持。

安富利的Fischer Technik机器人传感器站IoT,已经成功将NXP的i.MX SoC与Windows IoT Enterprise相结合。这一解决方案是由安富利的解决方案加速软件 IoTConnect 实现的。它提供边缘和网络核心之间的中间件。这消除了将边缘设备连接到云平台的复杂性。

可以看出,云平台促进了不同设备和系统间的连接与集成。在行业云环境中,云平台可以作为各种物联网设备和业务应用之间的中介,确保数据的顺畅流通和各系统的无缝集成。

结语

综上,破解供电、软件的碎片化以及部署这“三座大山”,是物联网实现规模化发展的重要前提。随着这些难题逐步被破解,物联网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54724-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