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传真机触摸屏中应用的触摸感应芯片

发布时间:2024-4-8 09:25    发布者:liao775a
关键词: 智能传真机 , 触摸屏 , 电容式触摸芯片 , 触摸芯片 , 触摸IC
智能传真机是应用扫描和光电变换技术,把文件、图表、照片等静止图像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接收端,以记录形式进行复制的通信设备。智能传真机将需发送的原件按照规定的顺序,通过光学扫描系统分解成许多微小单元(称为像素),然后将这些微小单元的亮度信息由光电变换器件顺序转变成电信号,经放大、编码或调制后送至信道。接收机将收到的信号放大、解码或解调后,按照与发送机相同的扫描速度和顺序,以记录形式复制出原件的副本。
30.jpg
传真机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即先扫描即将需要发送的文件并转化为一系列黑白点信息,该信息再转化为声频信号并通过传统电话线进行传送。接收方的传真机“听到”信号后,会将相应的点信息打印出来,这样,接收方就会收到一份原发送文件的复印件。但是四种传真机在接收到信号后的打印方式是不同的,他们的工作原理的区别也基本上在这些方面。
随着网络的发展成熟,传统的传真机正在逐渐被新型的传真服务器取代。所谓传真服务器是由专业传真软件加专业传真语音卡构建而成,使用传真服务器后,用户不需要普通传真机,只要在有网络的地方,使用计算机、移动终端就可以通过网络传真软件、浏览器或者Email等方式收发和无纸化管理传真。在未来,传真服务器将取代传统传真机而成为收发管理传真的主流。
触摸屏(touch screen)又称为“触控屏”、“触控面板”,是一种可接收触头等输入讯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当接触了屏幕上的图形按钮时,屏幕上的触觉反馈系统可根据预先编程的程式驱动各种连结装置,可用以取代机械式的按钮面板,并借由液晶显示画面制造出生动的影音效果。触摸屏作为一种较新的电脑输入设备,它是目前简单、方便、自然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它赋予了多媒体以崭新的面貌,是极富吸引力的全新多媒体交互设备。
为了操作上的方便,人们用触摸屏来代替鼠标或键盘。工作时,首先用手指或其它物体触摸安装在显示器前端的触摸屏,然后系统根据手指触摸的图标或菜单位置来定位选择信息输入。触摸屏由触摸检测部件和触摸屏控制器组成;触摸检测部件安装在显示器屏幕前面,用于检测用户触摸位置,接受后送触摸屏控制器;而触摸屏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从触摸点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CPU,它同时能接收CPU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
电容式触摸芯片内部集成高分辨率触摸检测模块和专用信号处理电路,以保证电容式触摸芯片对环境变化具有灵敏的自动识别和跟踪功能。电容式触摸芯片还必须满足用户在复杂应用中对稳定性、灵敏度、功耗、响应速度、防水、带水操作、抗震动、抗电磁干扰等方面的高体验要求。为方便用户在应用中可对触摸键的灵敏度进行自主控制,电容式触摸芯片还特设置了灵敏度控制位。
GT301L.png
由工采网代理韩国GreenChip电容式触摸芯片 - GT301L,是greenttouch3TM电容式触摸传感器之一系列,可以进行电容传感GreenTouch3TM引擎操作,补偿电路。
GT301L1-ch触摸键应用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如更换正常的机械开关、液位传感器等等。还可以得到简单易行的应用电路由于GT301L的基本算法和引脚,故采用GT301L地图。不仅具有数字触摸决策程序,非常可靠的传感,使它可能检测慢动作触摸(以防万一其他触摸传感器的慢动作触摸一般是补偿的)
GT301L具有单个触摸传感输入引脚和参考,输入引脚检测和确定电容触摸,和单直接输出引脚,具有开放的排水结构,并作为活动低或切换输出功能。三种连接类型的控制销可以选择两个敏感选项并切换输出函数。
电容式触摸芯片 TG301L的特性:
11通道帽,传感输入
2嵌入式GreenTouch3TM引擎:
模拟噪声补偿电路、嵌入式数字噪声滤波器、智能灵敏度校准、嵌入式CSEFT增强核心
3)直接接口模式;开启引流,低电平激活
4)低功耗:
NP - Standby模式:65uA (@5.0V)53uA (@3.0V)
LP - Standby模式:27uA (@5.0V)16uA (@3.0V)
51.8V5.5V单电源运行
韩国GreenChip电容式触摸芯片具备超强抗干扰、高灵敏性能,在门锁应用中可以面对户外的极低、炎热温度,还有天气的变化,而不受影响。在智能汽车普及的现在,家里具备充电桩的,还能抵抗住特斯拉线圈产生的电磁辐射,符合国家强电测试标注,能过高压测试,能过注入电流测试,效果十分明显。更多触摸芯片技术应用,请登录工采网进行咨询。
在触摸领域,韩国GreenChip便是佼佼者之一。了解更多关于韩国GreenChip触摸芯片的技术应用,请联系133 9280 5792(微信同号)
13392805792.png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54628-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