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查看: 1268|回复: 0

什么是瞬态响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4 14: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瞬态响应现象
您注意过在启动空调以后屋里的灯光瞬间变暗的情况吗?这是因为空调吸收了大量电流,致使供电电压下降,进而导致了灯光变暗。一小段时间之后,电压还会恢复正常。直流电源上的输出阻抗,也会造成类似的电压瞬变。对电流的需求突然增加时,电源的输出电压就会瞬间下降。同理,电流的下降会导致电源电压突然升高。
什么叫瞬态响应?
瞬态响应是当负载吸收电流发生跳变的瞬间,就会造成电源输出端的电压瞬间偏离设定值。
首先来看一下这个波形(图1), 大约 120 mV 的电压跌落,持续时间约为 30 uS。这是一个高性能的程控电源的输出,当负载电流猛然增大时,输出电压瞬间的变化情况。
图1:负载电流从1 mA 跳变到 500 mA 时,输出电压的变化
这是任何电源都存在的问题。当负载吸收电流发生跳变的瞬间,就会造成电源输出端的电压瞬间偏离设定值。 这个示波器屏幕的截图(图1),就是当我的一个电源的负载电流,从1mA 瞬间变化到 500 mA 时, 输出电压经历了约 30 uS 瞬间变化。
电源的这个特性,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负载瞬态恢复时间,或者瞬态响应时间。它表征的是,当负载电流发生突然变化的时候,电源电压恢复到设定范围内所需要的时间。如图2所示:
图2:负载电流突然变化,造成电源电压出现瞬态响应
瞬态响应是电源在负载的巨大变化中恢复正常的速度
例如,对于电源 E36312A 来说,当电流从 50% 变到 100% 时,其恢复到 15 mV 的瞬态响应时间是 50 us。通道 1 的最大电流是 5 A,50% 就是 2.5 A。
图 3:上方显示的是电流从 50% 升至 100%、然后又返回 50% 所发生的电流曲线变化。响应电压如下方所示,其中包
图 4:图中的输出电压显示了较小的电压瞬态变化。
图 5a:在 E36312A 的通道 1 上进行瞬态测量。在电流从满负载减至一半以后,电压在 30 us内恢复至 15
图 5b:峰值电压通常与负载特性密切相关,因此不会被表征。切记,要用较短的电线并且双绞,以便实现更快的瞬态响应。
在表征电源的瞬态响应, 我们通常会考虑 3 点:
  • 负载的幅度变化,例如,负载从全负载的 50%, 跳变到 100% 负载。对于最大 10 A 输出电流的电源,就是负载的电流从 5 A 跳变到了 10 A。
  • 电源从开始变化开始,恢复到负载改变前设定电压的一定范围之内。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负载的改变和电源的负载效应双重影响,电源电压不可能回到负载改变前的值。这样,我们就会规范一个范围,例如恢复到负载改变前电压的 ±20 mV 之内,或 ±0.1% 之内。
  • 瞬态响应时间就是电压恢复指定电源范围内需要的时间值。
不同的电源就有不同的瞬态响应时间
例如,是德科技 N6705直流电源分析仪中所用的高性能模块 N6751A高性能自动量程直流电源模块和精密直流电源模块 N6761A, 在指标中标为:
  • 当负载从60% 跳变到100%, 或者从100%跳变到60%时,
  • 电压恢复到设定值的 ± 75 mV
  • 瞬态响应时间:< 100 μs
瞬态电压特性是电源本身固有的特性。 电源内部有很多的储能元件,电压的调整需要从输出回读、比较标准电压、调整开关占空比等一系列过程。提高控制回路的速度,可以提供更短的瞬态响应时间。 但有可能造成输出非常不稳定,甚至出现振荡,就像我在图 2 中所示的。因此,具备快速瞬态响应能力的电源,通常为了保证输出质量,就必须采用一些更为先进的技术,从而提升了成本和价格。
如果电压瞬态响应能力较差,导致电压跌落/过冲时间过长,幅度过大,直接会造成很多问题。 特别是对于不停快速变化的负载,如手机、Wifi、无线传感器等这些无线通信的设备和器件, 其变化速度可能已经超过电源的瞬态响应能力,就会使电源电压无法达到其设定值,甚至还会造成被测件的自动关机或重复启动。这会让测量无法正常进行。因此,如果有这种应用,就必须考虑采用一个更快响应能力的电源。
瞬态电压过冲或跌落幅度通常不被表怔, 这是由于该参数很大程度上取决与负载的特性。 通常情况下,这个值会小于 1 V。但市面上有些电源的瞬态响应时间过长,如果处理不好,在负载、电源及导线共同影响下, 过冲电压可能会达到 1- 4 V。
以上内容由安泰测试Agitek为您分享,安泰测试作为国内专业测试仪器综合服务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丰富的测试产品选择、完整的系统测试解决方案、全面的技术支持和售后等一站式服务,帮助客户更好的解决测试问题,https://www.agitek.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