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2349 内置PD3.1/QC3.0快充协议140W双C口升降压车载充电IC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22-8-16 17:12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M12349 , 车内充电 , 点烟器
作者:深圳市永阜康科技有限公司

引言

点烟器很早就是汽车上的标配,甚至一直延续到今天,它是为了满足吸烟者在开车时不便明火点烟而应运而生。但在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车内充电需求的增加,点烟器 USB 充电头成为车载充电器的输入的接口,直接连接汽车的 12V铅酸电池,早期车载有线充电的USB口输出只需要5V,所以只需一个降压型 DC/DC。12V的车充应用下,降压型DC/DC最高只能输出12V,无法满足大功率快充的需求。

随着快充的普及,USB-C口用电设备越来越多,大功率快充车充需求与日俱增。苹果在日前率先推出140W快充笔记本,开启了PD3.1大规模应用的时代,为快充芯片市场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机遇。车充的USB口输出要能够支持5V-28V及以上的超宽范围,通过使用升降压取代传统的降压电路,可以让12V输入的车充输出5-28V,满足140W的快充需求。满足用户车载为笔记本电脑充电,或者手机快速充电,方便使用并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深圳市永阜康科技有限公司现大力推广140W双C口独立升降压PD3.1快充芯片M12349。该芯片突破了多项行业技术瓶颈,实现了140W笔记本和手机同时快充的最高集成度方案,智能化功能和超高性能也达到了行业的新高峰。作为业界第一颗集成140W  PD3.1升降压功能的SOC芯片,M12349兼容PD3.0/PPS协议,并扩展支持PD3.1协议的28V/5A固定PDO和15~28V@5A的AVS功率输出,输出档位全面。除此之外,M12349还是业界第一颗支持两路C口PD3.1同时快充输出的SOC芯片。集成了双路USB Type-C接口,每个接口都支持PD/QC/SCP/FCP/AFC/BC1.2等全部快充协议。配合外部的全桥功率管和DC-DC,可以实现双路C口的PD3.1同时独立快充,不会因两个C口同时插入设备而降为普通充电。

概述  

M12349是一款面向大功率快充应用的电源管理 SOC,集成了微处理器、升降压变换器、快充协议控制器,支持 PD3.1、QC3.0、SCP、FCP、AFC、BC1.2 DCP等全部主流快充协议,结合少量元件即可组成单C口的140W大功率快充解决方案;辅以DC-DC芯片,还可扩展为双路独立的C+CAA多口大功率快充解决方案。采用QFN-48封装

特点  

放电管理
        高效 Buck-Boost 转换器(开关频率:最大 1MHz)
        最高放电效率: 98%(VIN = 12V,VBUS = 20V@5A)
        支持 CV/CC 模式
        宽输入电压范围:6.0V~40V
        宽输出电压范围:3.3V~28V
        放电电压精度:10mV
        最大放电电流:5A
        支持线损补偿功能
        支持功率动态分配
        支持单 C 口快充,可扩展为双路 C+CAA 多口快充

快充协议
        PD3.1 / AVS、PD3.0 / PPS、PD2.0
        QC3.0、QC2.
        AFC、FCP、SCP
        APPLE 2.4A
        BC1.2 DCP

高度集成
        内置环路补偿电路
        内置 16-bit 高精度 ADC
        内置 2 路 USB Type-C 接口
        集成快充指示和状态指示功能

安全保护机制
        48V 管脚耐压,支持软起动功能
        过压/欠压保护、过流保护、过温保护、短路保护

M12349应用信息

1.        M12349脚位图
image002.gif

2.        M12349管脚说明
image003.jpg

3.        M12349 DEMO板原理图
image006.gif

4.        M12349 DEMO板PCB顶层设计图
image007.png

5.        M12349 DEMO板PCB底层设计图
image009.png

6.        M12349 DEMO板贴片图
image011.png

7.        M12349 DEMO板物料清单
image014.gif

8.        M12349 DEMO板实物图
image015.jpg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798445-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