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RISC-V中国峰会即将举行 线上观众报名已经开启

发布时间:2022-8-15 17:10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RISC-V
第二届RISC-V中国峰会(RISC-V Summit China 2022)将于8月24日盛大开幕。RISC-V中国峰会于去年首次举行,获得巨大成功,线下观众超过1500人,线上观众超过3万人次,参与厂商超过100家,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RISC-V技术大会,已成为国内业界同仁、技术同好所期盼的标杆活动。

本届峰会主会将在线上举行,持续三天(8月24日-26日),预计线上参会超过10万人次,超过上届。同期各类同地活动将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举办,包括技术研讨会(workshops)、产品推广和培训活动(tutorials),范围覆盖产业界最新技术介绍及产品发布、学术界前沿成果交流等。

image001.jpg

本届峰会在RISC-V国际基金会的支持和指导下,由上海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联合主办,广州市智能软件产业研究院承办,中国RISC-V产业联盟(CRVIC)、中国开放指令生态联盟(CRVA)、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中科南京软件技术研究院、重庆中科汽车软件创新中心、CNRV社区协办。期间的活动亮点包括:

        8月24日 – 开幕日将邀请到RISC-V国际基金会CTO Mark Himelstein、技术委员会软件子委员会主席 Philipp Tomsich、中科院计算所香山团队包云岗老师、本届峰会联席主席平头哥半导体孟建熠博士等业界大咖在大会上做主旨演讲(Keynote)。在新品发布环节,多家厂商将带来重磅产品。

        8月24日-26日 – 主会分成两个线上分会场同时进行,由国内外企业、研究机构、学术机构带来技术报告、成果展示、短演讲80余个。就最新研究进展、技术能力、商业创新、产业前瞻、人才培养等话题开启全面的展示与讨论。

        8月23日-28日 – 包括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芯来科技、沁恒微电子在内的多家研究机构、国内外企业以及技术交流社区,将举办各类同地活动。峰会同期活动共12场,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多地联动。

本届RISC-V中国峰会主席、平头哥半导体副总裁孟建熠表示:“当前,全球已有超过100亿颗RISC-V芯片应用在各个领域,RISC-V正在成为CPU领域的新势力,而中国的科技企业和科研院所正在成为这股全球新技术浪潮里的中坚力量。RISC-V中国峰会是一个集中展示RISC-V技术突破、产品演进以及生态建设最新进展的专业平台,为业界提供广泛的合作与交流机会。在RISC-V技术与生态向更加纵深发展的今天,需要业界共同努力,推动RISC-V技术创新,激发更多RISC-V应用,共创更丰富、更开放、更普惠的RISC-V生态。”据了解,平头哥也将在此次峰会上公布RISC-V重大进展、发布重要新品。

RISC-V国际基金会董事会成员、中国开放指令生态联盟秘书长、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包云岗教授表示:“在组委会和各赞助企业的支持下,第二届RISC-V中国峰会终于不负期待、如约而至,通过线上线下结合、设置多地分会场等创新措施,为中国RISC-V社区提供更好的交流平台。在过去一年中,我们看到了整个RISC-V生态的加速发展,这背后离不开中国社区的发展与贡献。期待通过RISC-V中国峰会的举行,能够促进各方携手,为建设开放、开源的RISC-V生态不断贡献力量。”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总工程师武延军研究员也提到,过去一年时间里,可以明显感受到RISC-V快速发展。他表示:“尽管目前RISC-V的很多关键标准规范还未成熟,大量基础软件还有待适配,但RISC-V生态繁荣是大势所趋。希望本次峰会在去年成功举办的基础上,能唤起更多中国力量,加入RISC-V生态崛起大潮。”

作为RISC-V中国峰会连续两届的钻石赞助商,芯来科技积极参与RISC-V中国峰会活动,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彭剑英表示:“非常高兴看到RISC-V中国峰会又将国内RISC-V力量聚集在一起,芯来科技一直把峰会当作一个向产业界汇报我们成长的舞台,峰会期间我们将带来芯来IP产品演进的最新动态,市场应用的前沿资讯,期待能够与产业界同仁一起共筑国内RISC-V生态的新发展。”

大会详情:
        时间:2022年8月24日至26日
        形式:线上会议,分成两个线上分会场同时进行
        查看峰会完整议程,敬请访问: https://riscv-summit-china.com/cn/agenda.html
        注册参会,敬请关注:“CNRV”微信公众号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798324-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