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晶圆介绍以及IGBT晶圆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7-19 14:00    发布者:liao775a
关键词: IGBT晶圆 , 新能源汽车 , 充电桩
晶圆是指制作硅半导体电路所用的硅晶片,其原始材料是硅。高纯度的多晶硅溶解后掺入硅晶体晶种,然后慢慢拉出,形成圆柱形的单晶硅。硅晶棒在经过研磨,抛光,切片后,形成硅晶圆片,也就是晶圆。
81.jpg
晶圆的主要加工方式为片加工和批加工,即同时加工1片或多片晶圆。随着半导体特征尺寸越来越小,加工及测量设备越来越先进,使得晶圆加工出现了新的数据特点。同时,特征尺寸的减小,使得晶圆加工时,空气中的颗粒数对晶圆加工后质量及可靠性的影响增大,而随着洁净的提高,颗粒数也出现了新的数据特点。
随着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芯片特征尺寸越来越小,互连层数越来越多,晶圆直径也不断增大。要实现多层布线,晶圆表面必须具有极高的平整度、光滑度和洁净度,而化学机械抛光(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 CMP)是目前最有效的晶圆平坦化技术,它与光刻、刻蚀、离子注入、PVD/CVD一起被称为IC制造最核心的五大关键技术。
81-1.jpg
由工采网代理的台湾茂矽电子推出的IGBT晶圆 - P81MV022NL0013P是一款1200V40AFS工艺的6IGBT晶圆片;1200V壕沟和现场停止技术;低开关损耗;正温度系数;简单的平行技术。广泛应用在中等功率驱动器、1200V光伏、电焊机、工业缝纫机、伺服马达等等领域。
IGBT芯片经历了一系列的迭代过程从PT技术向NPT技术,再到现在FS技术的升级,使芯片变薄,降低了热阻,并提升了TjIEGTCSTBTMPT的引入;持续降低了Vce,并提高了功率密度;通过表面金属及钝化层优化,可满足车用的高可靠性要求。
FS生产工艺以轻掺杂N-区熔单晶硅作为起始材料,完成正面元胞制作之后再进行背面工艺。在硅片减薄之后,首先在硅片的背面注入磷,形成N+ buffer, 最后注入硼,形成P+ collector, 激活杂质后再淀积金属铝。
FS相对于NPT而言,背面增加了N型注入、硅片更薄,硅片在加工过程中的碎片率上升。更薄的N-电阻小,使VCESAT更低;更薄N-层导通时存储的过剩载流子总量少,使关断时间及关断损耗减少。
台湾茂矽IGBT产品已经逐步进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池管理以及光伏逆变等领域,并受到客户的青睐,ISWEEK工采网拥有一整套完整的解决方案,欢迎致电联系133 9280 5792(微信同号)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796277-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iscover浏览资源
  • Dev Tool Bits——使用条件软件断点宏来节省时间和空间
  • Dev Tool Bits——使用DVRT协议查看项目中的数据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ata Visualizer进行功率监视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