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安兔兔5月安卓手机性能榜公布,天玑9000站稳旗舰榜单,天玑8100实现“屠榜”

发布时间:2022-6-2 16:42    发布者:科技快报网
         

又到了618大促时节,很多朋友选择这时候更换手机,不过今年上半年新款手机百花齐放。想要挑选好手机的话,性能是一大重要参考依据。根据安兔兔发布的5月安卓手机性能排行,搭载天玑9000的vivo X80平均跑分为1013845,稳居第四名,vivo X80 Pro天玑9000版也获得超百万跑分成绩,位列榜单第七名。可以看到,天玑9000已经站稳旗舰市场,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选择。

搭载天玑9000的vivo X80和X80 Pro天玑9000版杀入安兔兔旗舰机性能榜, 天玑9000之王实力尽显(图源安兔兔)

同时,在5月安卓次旗舰手机性能榜单中,vivo S15 Pro、realme GT Neo 3、Redmi Note 11T Pro+、OPPO Reno8 Pro+、Redmi K50、一加Ace、Redmi Note11T Pro、OPPO K10这八款搭载天玑8000系列芯片的手机性能包揽榜单前八,天玑8000系列芯片成功“屠榜”。

八款搭载天玑8000系列芯片的终端以绝对优势稳站次旗舰榜单,成功屠榜

天玑9000和天玑8000系列堪称今年手机市场的“香饽饽”,多款终端之所以能接连取得好成绩,背后是联发科天玑移动平台技术的厚积薄发。

天玑9000和天玑8000系列均支持联发科全局能效优化技术,可全面覆盖不同IP模块,根据轻载、中载、重载等不同场景采用针对的能效优化模式,优化全场景功耗,最终达成整机的高能效表现。集成的HyperEngine 5.0游戏引擎,包括智能调控引擎、网络引擎、操控引擎和画质引擎四个部分,分别从能效、连接、操控、画质四个维度对游戏体验进行优化,助力玩家在高帧稳帧下先人一步稳锁胜局。

硬件配置方面,天玑9000采用先进的台积电4nm制程,CPU由1个X2超大核、3个A710大核和4个A510能效核心组成,其中超大核和大核频率分别达到3.05GHz和2.85GHz。图形处理方面,天玑9000采用了Arm Mali-G710旗舰十核GPU,游戏性能强劲。第五代AI处理器APU 590较上一代的性能和能效均提升 4 倍,Imagiq 790 ISP处理速度更是高达每秒 90 亿像素,影像处理性能一骑绝尘。

天玑8000系列包含天玑8100和天玑8000,都采用台积电 5nm 制程,其中天玑 8100的CPU包含 4 个 2.85GHz A78 核心 + 4 个 2.0GHz A55 核心,而天玑8000的CPU则配备4个主频为2.75GHz的A78核心和4个2.0GHz A55 能效核心。其他方面,两款芯片均集成了ARM Mali-G610 GPU、Imagiq 780 ISP 处理器、第五代AI处理器 APU 580 ,综合配置优势有目共睹。

         除了跑分成绩领先,天玑9000、天玑8000系列芯片终端凭借出色的性能和能效表现,为手机带来高品质的使用体验,在多家媒体的实机测评中备受好评。据媒体测试,在时下热门的《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原神》中,vivo X80都能提供畅快、冰封的游戏体验,在帧率、能效、机身温度等方面在安卓阵营中表现突出。

在流畅画质90帧《和平精英》的测试项目中,vivo X80平均帧率达到89.5帧,波动仅为0.5帧,满帧又十分稳定,功耗也相对更低。

vivo X80在《和平精英》游戏中实现满帧(图源小白测评)

在高清画质、120帧模式的《王者荣耀》中,vivo X80平均帧率也是接近满帧,游戏体验可谓是丝滑流畅。

vivo X80《王者荣耀》游戏实测丝滑流畅(图源小白测评)

而在最高画质的《原神》中,vivo X80在开启极致性能模式下平均帧率可以达到56.4帧,这个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优秀。

用vivo X80畅玩《原神》(图源小白测评)

注重影像能力的vivo X系列能够拥有如此出色的游戏性能,天玑9000自身的强悍性能、以及vivo与联发科的深度联调功不可没。

天玑8000系列芯片在实测中的表现也十分出色,以次旗舰性能榜排名第一的vivo S15 Pro为例,这款新机搭载了天玑8100。媒体测试成绩显示,《王者荣耀》开启极高画质、超高分辨率和抗锯齿进行30分钟游戏后,vivo S15 Pro实现了119.6的满帧成绩,且十分平稳。

天玑8100助力vivo S15 Pro《王者荣耀》测试满帧流畅(图源科技美学)

可以看到,天玑9000、天玑8100等天玑芯片,不仅已经成为性能榜单常客,还是手机性能的有力保障。618就要来临,今夏最好的选择,无疑就是搭载天玑9000、天玑8100和天玑8000的手机。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791978-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EtherCAT®和Microchip LAN925x从站控制器介绍培训教程
  • MPLAB®模拟设计器——在线电源解决方案,加速设计
  • 让您的模拟设计灵感,化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 深度体验Microchip自动辅助驾驶应用方案——2025巡展开启报名!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