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推出TXZ+族高级系列新款M3H组ARM Cortex-M3微控制器

发布时间:2022-4-26 17:15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M3H , Cortex-M3
对消费产品与工业设备的主控装置以及电机控制进行优化

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东芝”)今日宣布,已开始量产M3H组的21款新微控制器,M3H组是TXZ+族高级系列的新成员,采用40nm工艺制造。M3H组内置ARM Cortex-M3内核,运行速度高达120MHz,最高可集成512KB代码闪存和32KB数据闪存,具有10万次的写入周期寿命。此外,新款微控制器还提供了丰富的接口与电机控制选项,例如UART、I2C、编码器和可编程电机控制。M3H组器件广泛适用于包括电机、家用电器和工业设备在内的众多应用。

image001.jpg

为了应对消费类设备的多样性,新款M3H组产品用UART、TSPI、I2C和2单元DMAC强化通信功能。此外,还集成了数字LCD驱动,从而减少了用于显示功能的组件数量,便于对比度的调整,并确保电路板布局灵活。

高速、高精度12位模拟/数字转换器(ADC)最高支持21个模数转换输入通道,可单独设置采样保持时间,使该组器件支持多种多样的传感应用。此外,与高级可编程电机控制电路(可与高速、高精度12位模拟/数字转换器同步运行)相结合,它们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控制交流电机与直流无刷电机的解决方案。

该组器件内置ROM、RAM、ADC和时钟的自诊断功能,有助于客户通过IEC60730 B类功能安全认证。

您可以访问东芝网站并下载文档、示例软件及其实际使用示例,以及控制每种外围设备的接口驱动程序软件。评估板和开发环境是与ARM全球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合作提供的。

        新产品的主要特性:
-        高性能ARM Cortex-M3内核,最高频率为120MHz
-        针对具有广泛内存和封装形式的消费类设备进行优化
-        满足IEC60730 B类功能安全要求的自诊断功能

        应用:
-        用于消费类设备、家用电器、玩具、办公用品、医疗设备等的主控装置
-        用于工业设备的电机控制

        规格:
产品组
M3H组
CPU内核
ARM Cortex-M3
-存储器保护单元(MPU)
最大运行频率
120MHz
内部振荡器
10MHz(+/-1%)
内部存储器闪存(代码)256KB/384KB/512KB
(可重复写入高达100,000次)
闪存(数据)32KB(可重复写入高达100,000次)
RAM64KB(带奇偶校验)和备份RAM 2KB
I/O端口
57至135
外部中断
12至23
DMA控制器(DMAC)
DMA请求:2个单元,54至64因素,
内部/外部触发器
定时器功能T32A32位定时器事件计数器
(32位定时器8个通道或16位定时器16个通道)
RTC实时时钟:1通道
通信功能UART通用异步收发器:7至8通道
I2CI2C接口:2至4通道
TSPI串行外围设备接口:1至5通道
模拟功能12位模数转换器12至21通道输入
8位数模转换器2通道
电机控制A-ENC高级编码器输入电路:1通道
A-PMD高级可编程电机控制电路:1通道
其他外围设备RMC 遥控控制信号预处理器:1通道
CRCCRC计算电路:1通道,
CRC32、CRC16
DLCDLCD显示控制器-无偏置驱动:40段×4公共端(最大值)
系统功能SIWDT1通道
LVD电压检测电路:1通道
OFD振荡频率检测器:1通道
片上调试功能
Serial Wire/JTAG
工作电压
2.7V至5.5V,单电压供电
封装/引脚
LQFP144(20mm×20mm,0.5mm脚距)
LQFP128(14mm×14mm,0.4mm脚距)
LQFP128(14mm×20mm,0.5mm脚距)
LQFP100(14mm×14mm,0.5mm脚距)
LQFP100(14mm×20mm,0.65mm脚距)
LQFP80(12mm×12mm,0.5mm脚距)
LQFP64(10mm×10mm,0.5mm脚距)

如需了解相关新产品的更多信息,请访问以下网址:
M3H组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 ... z3aplus-series.html

如需了解相关东芝微控制器的更多信息,请访问以下网址:
微控制器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 ... crocontrollers.html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788627-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