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tek【线缆测试仪软硬件总体方案】机车线缆测试

发布时间:2021-9-13 15:02    发布者:aigtek01
关键词: 线束线缆测试仪
相信平常关注线缆测试仪的小伙伴,对于与之相关的内容一定很感兴趣,今天Aigtek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个纯干货:线缆测试仪软硬件总体方案,话不多说,快和小编一起继续往下看吧!
一、方案设计背景:
在实际的机车线缆测试中,由于机车内部使用了大量的各式各样的线缆,要求对每条线缆、线芯与其他的线缆之间的通断进行测试,当使用传统测试仪器进行测试时,体现出测试精度低,不够便携,人机交互功能薄弱等缺陷。
新型线缆测试仪可以在测试精度,人性化的设置和方便携带等特性方面具有很大的提升,能够依据不同的工作环境,针对具体的线缆种类,通过简洁的人机交互,就可以实现对线缆不同状况的测试,对测试数据的储存、处理、显示以及进行相应的归档,以便下次出现相同的故障能够快速的进行测试,极大的提升了线缆的检测能力,改善了检测效率。
二、线束测试仪的技术要求:
1.工作电源:AC220V;
2.测试环境:环境温度不可超过45℃,并且需要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使用;
3.测试线缆:测试仪转接板必须具备一定数量的标准化接口,可实现线缆的测量以及测试结果的存储及显示;
4.能够进行线缆通断、短路状况判断、线缆顺序匹配问题测试;  
5.人机交互界面非常人性化,简洁明了;
6.具有完备的测试数据处理功能,测试结果归档和生成线缆标准比对文件。
三、线束测试仪的功能设计:
       ATX-3000S系列台式线束线缆测试仪的总体功能设计包含两部分:线缆测试仪的硬件电路和测试系统程序设计。硬件电路设计包括MCU核心电路模块、人机交互模块、测试功能模块、报警提示功能模块、以太网和和WIFI模块、USB功能模块等。其总体结构功能如图所示:
硬件总体功能结构图
ATX-3000S线束线缆测试仪功能特点如下:
• 设备可单机操作,亦可连接至电脑操作
• 测试通道64/128/256/512,更多通道可快速扩展
• 自学习功能,快速检测未知线束的通路、短路、断路等连接关系
• 四线制电阻测试,测试精度高
• 直流高压检测电压DC50V~750V,精度±5%
• 交流高压检测电压AC50V~500V,精度±5%
• 高压检测完成后自动复位,提高检测安全性
硬件功能模块实现的功能如下:
(1)主控MCU及外围电路模块单元。作为测试仪的主控MCU,,测试功能选择,测试结果处理等都由其直接控制。MCU外围电路包括供电功能模块、时钟及复位模块、FLASH 存储模块、报警提示电路模块。供电模块给 MCU 和屏幕等提供 3.3V和12V等的直流供电。存储电路用于存储线缆对应关系、线缆测试结果等。
(2)人机交互模块。该模块负责人机交互功能的实现,用于测试结果的实时显示;实现对线缆测试仪进行系统设置,数据处理,测试功能切换等交互功能。
(3)测试功能模块。通过航空插头、插座区也就是线缆转接器的区域与线缆进行连接,该单元提供通断、短路、线缆匹配问题等测试功能。测试时,MCU 根据当前的测试选项是手动测试还是自动测试,是断路测试还是短路测试等,发射正极性测试脉冲信号,根据返回脉冲信号的类型,并依据测试模式对线缆故障进行测试与分析。
(4)以太网和WIFI模块。以太网单元模块负责将测试记录上传至服务器进行储存以及处理等操作,WIFI模块也可以进行类似的功能。  
(5) USB功能模块。在主控电路板上设置有USB接口模块,方便以后进行系统程序的升级及数据更新的操作。

四、总结:

在ATX-3000S线束线缆测试仪的软硬件系统设计中,改善了传统测试设备的缺陷,提升了设备的便携能力和实现快捷方便的测试的能力,以及测试系统能够进行后续升级的能力。在具体的硬件设计中,采用嵌入式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分层设计等,并使用了大量的隔离电路,提高了测试仪的精确度,进行智能化快速测试的能力和自动测试的能力,测试流程方便简洁。线缆测试系统能够自动化的快速测试,在极短的时间就能够对线缆进行多次的测试。然后通过统计各次测试的结果,对采集结果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比对,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测试仪的精度,对于维护机车内部各设备之间信息的正常传递,保证机车正常运行,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一定的助力。
本文线束线缆测试仪方案由西安安泰电子发布,如想了解更多方案,请持续关注安泰电子官网www.aigtek.com。Aigtek是国内专业从事测量仪器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一直专注于功率放大器线束测试仪、计量校准源等测试仪器产品的研发与制造。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774325-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