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与管理 项目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21-9-7 15:26    发布者:xmjxabc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水库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明确,2022年年底前,有序完成2020年已到安全鉴定期限水库的安全鉴定任务;对病险程度较高的水库,抓紧实施除险加固;探索实行小型水库专业化管护模式。2025年年底前,全部完成2020年前已鉴定病险水库和2020年已到安全鉴定期限、经鉴定后新增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十四五期间每年按期开展安全鉴定后新增的病险水库,及时实施除险加固;健全水库运行管护长效机制。
fengmian.jpg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解决方案
  计讯物联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系统解决以往水库监测不利、故障排查不便、时间反馈不及时等弊端,依托物联网、传感、无线通信、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采用无线遥测终端+云模式,实现水库水位、雨量、坝堤安全、现场图像视频等数据自动采集、无线传输,远程实时监测。方案具备数据处理系统、数据监测系统、预警告警系统、设备监控系统、设备管理系统,全方位智能化精准监测,保证水库安全运行。
  
图片1.png
  计讯物联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方案功能
  水位监测:水位、水雨量、流量;
  变形监测:水平位移、垂直位移、裂缝位移;
  渗流监测:渗流压力、渗流量;
  渗流水质监测:透明度、含沙量,水温;
  按照标准水文协议,自动定时上报到省、市、县三级水利监管平台;
  监测预警:阈值设置,异常数据告警提示,迅速反应提高效率;
  设备监控:现场设备远程监控、配置维护。
  
图片2.png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水利遥测终端RTU
  
图片3.png
  1、遵循行业规约,广泛应用,支持国家《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ASCIIHEX全项)、《水资源监测数据传输规约》和其他省市特殊规约、SL180-2015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设备遥测终端机。
  2、通信方式多样不受限,支持GPRS/4G无线蜂窝网络、短信、RS232/RS485,可选NB-IOT、北斗等通信方式。
  3、接口丰富,设备传感器等接入不受限,配有RS232接口、RS485接口、I2C接口、TTL电平串口、开关量、 模拟量、继电器输出、电源输出(外设供电),支持流量计、水位计、水质分析仪、雨量计、气象要素传感器、工业串口摄像机等仪器。
  4、支持视频数据采集上传,支持数据字符与视频叠加功能,并且能够实现图片抓拍。
  5、接收平台下发指令,并可远程控制现场设备,支持供电状态检测,实时了解设备供电情况。
  6、数据定时采集主动上报,支持多中心通信,可同时与多个后台服务器进行通信,监控数据可同时上报省、市、县级水文管理平台。
  7、可选提供通信中心入库的方式接入第三方平台或定制第三方协议,支持国内主流组态软件:组态王、三维力控、易控等组态厂家。
  8、运行标准Linux 智能操作系统,可以开放二次开发功能。
  9、支持本地网口或WiFi接入和远程接入方式对设备维护、管理、升级。
  10、支持断电、断网续传和数据自动补发功能,保证数据完整性。
  8、本地数据存储、历史数据导出。
  13、支持市电或太阳能供电。
  16、可内置高精度的GPS模块,能够实时上报站点位置信息(可选配功能)
  6、工业级设计,经过EMC测试,耐高低温-35℃75℃,宽压5V-35V,防潮、防雷、防电磁干扰,运行稳定可靠。
  7、三级看门狗检测机制、PPP层心跳、KeepAliveTCP心跳链路检测机制,网络故障自动恢复、掉线自动重连,保证设备在线。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与管理:http://www.top-iot.com/content-77-1119-1.html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773920-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iscover浏览资源
  • Dev Tool Bits——使用条件软件断点宏来节省时间和空间
  • Dev Tool Bits——使用DVRT协议查看项目中的数据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ata Visualizer进行功率监视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