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成像设备分类及特点

发布时间:2011-9-28 09:55    发布者:菜地沟
关键词: γ相机 , 放大器 , 核医学成像
一、核医学成像设备分类及特点
  
(一)、γ相机
  
1、γ相机组成:
  (1)、闪烁探头:包括准直器、闪烁探测器、光电倍增管等。
  (2)、电子线路:包括前置放大器、单脉冲高度分析器、校正电路等。
  (3)、显示装置:示波器、照相机等。
  (4)、γ相机附加设备。
  
2、特点:
  (1)、通过连续显像,追踪和记录放射性药物通过某脏器的形态和功能进行动态研究;
  (2)、由于检查时间相对较短,方便简单,特别适合儿童和危重病人检查;
  (3)、由于显像迅速,便于多体位、多部位观察;
  (4)、通过对图像相应的处理,可获得有助于诊断的数据或参数。
  
(二)、单光子体层成像设备(SPECT)
  
1、成像原理:
  
利用γ照相机围绕着诊断感兴趣的人体区域,采集各种不同角度上放射出的γ光子并计数,然后利用X-CT中所使用的图像重建方法,得到人体某一体层上的放射性药物浓度的分布,即可得到多层面的各方位的体层图像或三维立体像。
  
目前SPECT核医学成像设备的能量测量范围为50~600keV,空间分辨率6~11mm。
  
2、与X-CT的区别:
  (1)、图像粗造,空间分辨率低。
  (2)、属发射型体层摄影;
  
(三)、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设备(PET)
  
1、使用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数,如: 等都是人体组织的基本元素,易于标记各种生命必需的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或类似物而不改变它们的生物活性,且可参与人体的生理、生化代谢过程;其次这些核素的半衰期都比较短,检查时可给予较大的剂量,从而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和空间分辨力。因此它所获得的图像是反映人体生理、生化或病理及功能的图像。
  
2、由于采用的是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电子在物质中射程短并只能瞬间存在,不足以穿透较厚的脏器或组织,故测定正电子的基本方法是测量湮没辐射产生的γ光子。
  
缺点:
  
PET核医学成像设备在推广应用方面受到以下两点的制约:①由于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半衰期短,且都是由迥旋加速器生产的,故使用PET的单位附近,应有生产这些短半衰期放射性核素的医用迥旋加速器;②应有快速制备这些短半衰期核素标记放射性药物的设备和实验室。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77198-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PIC18-Q71系列MCU概述
  • 无线充电基础知识及应用培训教程3
  • 为何选择集成电平转换?
  • 想要避免发生灾难,就用MPLAB® SiC电源仿真器!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相关在线工具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