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霸新推CV5S和CV52S系列,可提供业界领先的4K编码技术、强大的AI处理性能及超低功耗

发布时间:2021-6-23 10:41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人工智能 , 视觉芯片 , CV5S , CV52S , 安防
安霸新推主打安防领域的人工智能视觉SoC家族成员—CV5S和CV52S,一举将多目独立4K摄像机的视频流录制分辨率提高到32MP30,同时具备强大的AI处理能力。

Ambarella(下文简称安霸,纳斯达克编码:AMBA,专注人工智能视觉的一家半导体公司)宣布旗下人工智能视觉芯片新增两位成员:CV5S和CV52S,主要面向安防市场。基于强大的CVflow架构和先进的5nm制程,新的单颗SoC拥有超低功耗,同时支持4K编码和强大的AI处理,从而提供行业领先的每瓦AI性能。对于需要多个视觉传感器进行360度全景监控,要求覆盖更大范围、更远距离的安防摄像机系统应用(如城市户外环境或大型建筑),CV5S系列是理想选择。CV52S系列则是为具有强大AI性能的单目安防摄像机而设计,这些摄像机需要更清晰识别场景中的人或物体,包括远距离识别人脸和车牌号码,比如智能交通摄像机。

Photo_CV5S.jpg

Yole Développement(Yole)计算部高级技术与市场分析师John Lorenz解释道:“安防系统设计者渴求更高分辨率、更多通道数,同时对AI功能和算力的需求增长也从未停滞。Ambarella最新款应用于安防领域的AI视觉SoC(CV5S和CV52S)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可满足安防IC领域日益增长的需求。我们预测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40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二是具有AI功能的芯片。”(1)

Photo_CV5S-Block-Diagram.jpg

Photo_CV52S.jpg

新的CV5S系列芯片支持多目摄像机设计,可同时处理并录制4路独立的高达800万像素(或4K)的视频流,每个通道达到每秒30帧,同时对每路4K视频流执行先进的AI处理。与安霸上一代芯片相比,新芯片的编码性能和内存带宽增加了一倍,功耗降低了30%。

与上一代芯片相比,主打单目安防摄像机的新CV52S家族系列芯片支持4K60fps视频录制,同时AI计算机视觉性能提高4倍,CPU性能提高2倍,内存带宽增加50%以上。神经网络(NN)性能方面的提升,使得边缘设备上也可以执行更多类的人工智能处理,而不需要上传云端。



安霸高级市场总监Jerome Gigot表示:“全球安防行业正急速向更高分辨率的4K超高清发展,同时AI边缘算力也在提高,这样可以更准确地识别人和物体,同时采用多目全景从而获得更宽视野及更远距离的信息。我们新的CV5S和CV52S安防AI视觉系列芯片分别支持具有高性能边缘AI处理,多目4K摄像机或单目高帧率4K摄像机的设计方案,同时满足开发者在图像分辨率和AI处理精度上的双重要求。”

这些新系列的芯片提供的高清视频和先进AI处理技术,除了应用于安防行业,还可适用许多其他AIoT应用。例如,智能城市可运用其高性能边缘AI处理和高清图像,进一步改善交通管理、交通事故检测和车速管控,以及快速定位遗失和被盗车辆。同样,智能零售行业可利用高清图像和强大的AI处理技术对产品的展示进行更好地管理,调整收银人员配置以实现实时在线管理,加强仓库产品跟踪,并向零售门店和公司运营提供更多可操作的智能处理。

新CV5S和CV52S系列芯片功能

•        专为安防市场设计的高鲁棒性SDK
•        兼容所有安防系列芯片的CVflow工具
•        双核1.6GHz ArmA76,拥有1MB L3缓存;比上一代产品的性能提高了2倍,可以更高速地运行客户应用
•        超强ISP具有出色的宽动态、低光照、鱼眼矫正和旋转处理性能
•        内置隐私遮蔽功能,可以屏蔽部分拍摄场景
•        与上一代产品相比,新增PCIe和USB 3.2接口可实现更复杂的多芯片安防系统设计
•        支持安全启动、OTP和Arm TrustZone等坚如磐石的硬件级数字安全技术,确保安防摄像机设备的信息安全
•        支持多路视频流输入,通过MIPI虚拟通道接口可接入多达14路摄像机
•        CV5S上的高速SLVS-EC接口,降低了系统设计的复杂性
•        支持LPDDR4x/LPDDR5/LPDDR5x DRAM

上市时间

CV5S和CV52S系列芯片预计将于10月份提供样品。
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Ambarella:https://www.ambarella.com/contact-us/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769236-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