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飞凌推出用于物联网和流媒体设备的AIROC Wi-Fi 6 / 6E和Bluetooth 5.2组合系列

发布时间:2021-3-5 16:58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AIROC , Wi-Fi 6 , Wi-Fi 6E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进一步扩展其高性能、可靠和安全的无线产品组合。新开发的AIROC品牌包括业界首款面向物联网、企业和工业应用的1x1 Wi-Fi 6 / 6E和蓝牙 5.2组合SoC,以及首款面向多媒体、消费类和汽车类应用的2x2 Wi-Fi 6 / 6E和蓝牙5.2组合SoC。Wi-Fi 6 / 6E组合解决方案在2.4 GHz、5 GHz和6 GHz新频带下运行,以提供强健的性能和最小的延迟。这使它们成为游戏机、AR/VR、智能音箱、媒体流设备和汽车信息娱乐系统等高质量视频和音频流应用的理想选择。要求实时响应的应用(如安防系统和工业自动化)也将从英飞凌的新产品中受益。

英飞凌的AIROC Wi-Fi 6 / 6E认证解决方案以远高于标准的要求,通过先进的无线技术和架构创新来提升用户体验,并提供如下优势:

•        与Wi-Fi 5和Wi-Fi 4相比,无线覆盖范围增加了一倍;
•        覆盖范围比典型的Wi-Fi 6/6E解决方案高40%;
•        通过增强的干扰抑制提高连接可靠性;
•        更低的延迟和更好的Wi-Fi/BT共存,可改善复杂网络环境中的多媒体流和游戏响应能力;
•        节电20%以上,从而延长了电池寿命;
•        具有安全启动、固件身份验证和加密以及生命周期管理的多层安全防护,为物联网应用带来更高级别的安全性。

英飞凌物联网计算和无线事业部高级副总裁Vikram Gupta表示:“AIROC Wi-Fi 6/6E组合解决方案解决了2.4 GHz和5 GHz信道拥堵的难题,为媒体应用带来了卓越的音频和视频质量,并为物联网应用带来了强大的远程连接能力。”

英飞凌AIROC Wi-Fi 6 / 6E解决方案还配备了最新的蓝牙5.2技术,可通过LC3实现高质量音频,并支持新的BLE音频用例,如音频共享和音频广播。独特的低功耗蓝牙唤醒(Wake-on-Bluetooth) LE模式可让主机CPU在蓝牙核心自主“监听”传入的连接请求同时降低功耗。该解决方案加入了先进的无线技术创新,以改进BT/BLE范围、耐用性、延迟和节电能力,从而超越标准BT5.2。英飞凌独特的Smart Coex可最大程度地提高与蓝牙共存条件下的Wi-Fi吞吐量,并优化了要求苛刻的多媒体应用。

英飞凌的模块合作伙伴在创建Wi-Fi 6/6E集成解决方案时可实现快速开发,降低测试成本,并进行产品认证。村田制作所(Murata)总经理Akira Sasaki表示:“通过与英飞凌的合作,我们能够利用自身的综合专业知识开发创新的Wi-Fi解决方案,从而进一步巩固我们的市场领先地位。我们最近的合作是Wi-Fi 6/6E CYW5557x模块,该模块提供了先进的技术集成、卓越的网络质量,并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此外,它还可以通过村田广泛的销售和分销渠道交付。”

LG Innotek汽车零部件和电子事业部主管Insoo Ryu表示:“LG Innotek很高兴能与英飞凌合作开发搭载CYW89570芯片的新型Wi-Fi 6E通信模块。此模块将LGIT的汽车级/工业级产品系列向新一代扩展,并将最新的Wi-Fi 6E和蓝牙5.2标准引入汽车平台。”

对于汽车应用,u-Blox使用英飞凌的Wi-Fi 6E组合解决方案构建了符合AECQ100标准的工业模块。u-Blox产品战略高级总监Hakan Svegerud表示:“在u-Blox,我们很高兴能与英飞凌合作开发新的CYW89570芯片。基于这些解决方案,我们将通过全球汽车和工业级模块扩展我们成功的JODY模块系列,为客户提供包括Wi-Fi 6、Wi-Fi 6E和蓝牙5.2在内的尖端技术。”

安富科技(nFore Technology)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于宗元表示:“安富的NF3327PQ组合模块内置英飞凌的CYW89570芯片组。英飞凌的CYW89570芯片组是为汽车类客户实现应用Wi-Fi 6和蓝牙5.2技术的完美芯片组。”

供货情况
AIROC Wi-Fi 6 / 6E和蓝牙5.2组合解决方案目前正向部分客户提供样品。如欲了解更多信息,敬请访问:www.cypress.com/products/cyw5557xwww.cypress.com/products/automotive-wireless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761593-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了解一下Microchip强大的PIC18-Q24 MCU系列
  • 无线充电基础知识及应用培训教程2
  • 为何选择集成电平转换?
  • 想要避免发生灾难,就用MPLAB® SiC电源仿真器!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