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工业机械臂加快工业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的使用?

发布时间:2020-12-29 15:43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工业自动化 , 协作机器人 , 机械臂
像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导致全球业务陷入停顿这样的黑天鹅事件可能无法预测,但会产生长期影响。在混乱中,迫切需要并且有很多机会以更适合未来的方式重新评估,重新配置和重建。随着一波又一波的疫情复苏,绝大多数劳动力尤其是国外不得不待在家里办公。企业必须跟踪时势并适应全球不断变化的政策和政治气候,迎合客户并保护员工。 在各个行业中,企业领导者都致力于做到这一点。在2020年6月的PWC CFO Pulse调查报告中显示,有59%的员工担心感染会增加,从而影响到他们重返工作岗位的员工。为了帮助过渡到更安全的工作空间,约有45%的受访CFO计划加速自动化和新的工作方式。比如大众汽车公司对工厂运营进行了100处更改,以确保工人在开设制造厂之前的安全。其他企业制造商也都开始这样进行自动化投资。

在我们与社会隔绝,控制感染和降低风险的新常态下,如果制造商不拥护更多的自动化,他们就有被不可避免的其他人淘汰的风险。特别是由于市场充满了巨大的潜力,等待被解锁。工业机械臂是充满潜力的市场。尽管当今的自动化市场规模达到了1500亿美元,但与全球用于体力劳动工资的15万亿美元相比,它仍然微不足道。 对低技能重复性工作的这种人工依赖主要是由于自动化中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利用低成本全球市场作为解决方法的能力。但是新冠黑天鹅向我们展示了我们如何需要在这工业自动化一领域建立更好的抵御能力。很多企业投资者正在关注这一紧迫的需求。比如利用基于AI的情报来自动化仓储和分销中各种任务的技术推动型公司。希望通过自动化增强人类工人能力的团队。

实现全面自动化的障碍

解决制约生产效率的关键瓶颈是实现制造业的关键:超自动化和全自动工厂。 尽管在制造和仓储领域围绕机器人技术的讨论很多,但没有多少外人知道工厂中的大多数工业机器人主要执行简单的重复性任务,例如焊接和喷漆。在电子商务仓库市场中,仅实现了物料移动和分类过程的自动化。工业自动化市场虽然早已充满机遇和增长,但可以通过智能和完全自动化的方式进一步开放,以获取更多回报。

工业机械臂

工业机械臂

优傲协作机器人工业机械臂加快工业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的使用

协作机器人工业机械臂是理想的解决方案

随着COVID-19形势迫使新的操作标准(例如工厂车间的社会疏散),协作机器人是理想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对于经常拥挤且劳动密集型的装配线。毕竟并不是所有的制造商都能部署传统的机器人,这需要大量宝贵的车间空间,因为它们笨重,并且有可能会伤害到人,因此需要关在笼子里。 此外,传统机器人很难为首次使用机器人的用户安装,部署可能要花费数月的时间。与传统的笨拙且不安全的工业机器人不同,协作机器人是基于人机协作(HRC)的概念构建的。凭借其先进的安全功能,协作机器人可以与人类在同一个物理工作空间中一起工作,从而使人与机器都可以共同发挥各自的优势。他们充当了帮助之手,接管了要求高精确度且单调的工作,从而使员工腾出了更多需要人类创造力的任务。

通过促进HRC,协作机器人的工业机械臂可以与人们并肩工作,即使公司没有全力以赴地工作,也可以确保不损失生产力。实际上,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与机器人合作的工人的空闲时间减少了85%。 协作机器人通过促进Bajaj Auto Ltd.的人机协作来确保车间内的社交距离。优傲协作机器人的工业机械臂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以提高自动化程度,并可确保工人安全保护工人免受祸害的同时,确保持续的生产率。

工业机械臂

工业机械臂

优傲协作机器人工业机械臂加快工业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的使用

协作机器人是市场上最快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之一,即使对于首次使用机器人的用户,也易于编程。 它们可以在半天之内完成基本应用的设置,非常适合寻求快速解决方案来解决生产率和质量问题的制造商。 它们还可以轻松移动并灵活地重新部署用于车间的新应用程序,这使它们成为一项值得长期投资的项目。

协作机器人降低了自动化的常见障碍,例如大量空间,专业知识以及制造商经常面临的传统自动化解决方案所需的资本支出。它们以其易用性,多功能性,灵活性和先进的安全功能进一步应对这些挑战中的每一个,从而使其能够无笼运行(取决于应用程序的风险评估)。这使得协作机器人可以在工具箱中充当新时代的“工具”。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752410-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