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电动汽车&智能电网

发布时间:2011-7-18 15:09    发布者:yulzhu
关键词: 电动车 , 电动汽车 , 智能电网
最近因为本职工作的事情,看了不少的关于智能电网的材料,了解得越多,越觉得“国王”的不务正业和工业几个重要产业的产业链缺失,工业潜力差强人意的我们,想要弯道超车遇到US的集团化作战,从战略上必败无疑,梦想终究是空想。

最近我的leader在谈到阅读材料的时候,也谈到一个无比正确光辉的东西,宁可多花50%的时间去读些英文的一手材料,也不要贪图省力去读翻译过的二手材料。本着这种原则,我也努力不去误导各位xdjm,努力把一手材料的名字和作者贴出来,希望大家可以多做些功课。

1.《U.S. Smart Grid》by Marcy Lowe, Hua Fan and Gary Gereffi是份不错的材料,可以从智能电网的角度去看电动汽车

在整个智能电网的版图之中,电动汽车虽是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在整个系统之中仍旧仅仅只是一小部分,从下图来看,电动汽车是属于具有“移动”属性的特殊智能用电终端来看比较贴切。在欧美比较注重环境和碳排放的环境之中,属于显性的环保产品。鉴于前传统汽车的保有量,一旦未来其在使用过程中依旧保持原有的使用习惯,其带来的能流比较大而已。比较难估算的是,如果真的将所有的车替换成电动汽车,整个电力的需求按照原有的模式,势必带来巨大的变化。

初步的计算为:首先确认一下家用的电费帐单,看看每月的用电量,再考虑一下个人的上下班行程×电量与里程系数,这个用电负荷,将导致整个电力消费的改变,这是全世界的电力行业都面临的问题。

1.jpg

价值链

看到这张图,几乎就是美国工业的一个投影。我没想明白,复旦怎么出了一个如此强大的教授,能够说出工科学生无法立足于大城市这种诛心的话来,难道城市仅仅依靠服务业而无需工业支撑?我努力没想明白,他是如何学历史的。无力去写篇文章去探讨他的话题了,打住。

2.jpg

上面一张图唯一不解的,是谁在造EV和PHEV,难道和GM、Ford没啥关系?另外不解的是,Better place列入Grid interconnect之中,是不是因为其换下来的电池可以纳入储能单元之中,既如此将如何保证每个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想要知道美国的智能电网企业吗?想要知道EV Charging的企业吗?看Appendix A. 125 lead firms in U.S. smart grid and their technology footprints就可以了:

3.jpg

今天看到微软与丰田合作搭建PHEV的数据库,在这里又看到它的身影。Google也出现了,鉴于它的自动驾驶项目,一切皆有可能;IBM和GE的领域也不足为奇。看了完整的列表,所有说美国制造业衰退的xdjm可以努力看看US的前进方向,是否朝着一种更有效率、更有价值的方向前行,而不是留在原地等你赶超。如同我们征服了CRT,他们已经完成了液晶和数字电视的布局,永远落于人后啊。

2.《Vehicle to Grid Interaction in the Smart Grid》by Henning Lohse-Busch, Ph.D.是另一份有趣的材料,从电动汽车看智能电网

我最搞不懂的是,就是日本和本国人民,怎么想到用CAN作为EV与电网之间的交互,实在是汽车厂商主导的结果,对于整个电网增加的费用和技术上的无意义中转。

4.jpg

由于电动汽车对于安全的要求,以及需要兼容不同的电网环境,其实采用控制电路作为安全保障,车与电网通信可由不同的路径实现是一个非常好的构想,我很难想象在物理上有固定引针的束缚,会起到多大的阻碍作用。

5.jpg

不出几年,我们就能看出整体工业潜力的差距,在“差距不大”和“弯道超车”迷幻中不能自拔的我们,究竟何时才能清醒过来,做点实事呢?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71012-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hhuibox 发表于 2011-11-2 15:49:59
有一定道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EtherCAT®和Microchip LAN925x从站控制器介绍培训教程
  • MPLAB®模拟设计器——在线电源解决方案,加速设计
  • 让您的模拟设计灵感,化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 深度体验Microchip自动辅助驾驶应用方案——2025巡展开启报名!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